文章解析

sòng
liù
shí
shǒu
èr
shí

朝代:宋作者:释咸杰浏览量:3
yuè
yuán
yuè
quē
xún
shǒu
zhé
láo
guān
tiān
kuān
kuān

译文

月亮时有圆满时有缺残,皆遵循既定的轨迹运转。若能打破心中的禁锢与执着,便能感受到天地陡然开阔,心境豁然通达。

逐句剖析

"月圆月缺":月亮时有圆满时有缺残,

"循途守辙":皆遵循既定的轨迹运转。

"打破牢关":若能打破心中的禁锢与执着,

"天宽地宽":便能感受到天地陡然开阔,心境豁然通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颂六十五首(其二十八)》是南宋僧人释咸杰创作的偈颂诗。前两句以自然现象的月圆月缺起笔,暗指世间万物皆有其既定规律,人们往往循规蹈矩生活。后两句则笔锋一转,鼓励人们突破世俗常规的束缚,一旦冲破心灵枷锁,便能感受到天地广阔、自在洒脱的境界。全偈颂语言简洁,却蕴含深刻禅理,启迪人们超脱世俗,以更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展现出禅宗追求心灵解脱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月圆月缺,循途守辙”两句以自然现象起兴。“月圆月缺”是自然界循环往复的规律,“循途守辙”则喻指世人往往困于常规、执着于表象,如同被既有轨迹束缚,暗指凡俗对“圆满”与“缺憾”的分别心。“打破牢关,天宽地宽”紧承前句转折。“牢关”喻指内心的执念与局限,“打破”二字直抒胸臆,点明唯有突破思维桎梏、放下分别计较,方能超越世俗的患得患失。“天宽地宽”以空间的开阔,形象表达破除执念后心灵获得的自由境界,暗含禅宗“放下即解脱”的哲理,语言质朴而意境豁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朱敦儒《如梦令·一夜蟠桃吹坼》

下一篇:宋·陆游《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四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