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án
zhě
zhī
xiào
èr
bǎi
shí
shǒu
·
·
yǐng
kǎo
shū

朝代:宋作者:林同浏览量:3
máo
jiāo
gān
zhì
kǎo
shū
qǐng
liú
gēng
suì
chū
xián
yáng
zuǒ
yíng

译文

茅焦甘愿伏在刑具上劝谏,颍考叔请求留下肉羹以表孝心。郑庄公和母亲在隧道中相见,恢复了往日的欢乐,秦始皇在咸阳城为茅焦的母亲空出左边的尊位迎接她。

逐句剖析

"茅焦甘伏质":茅焦甘愿伏在刑具上劝谏,

"考叔请留羹":颍考叔请求留下肉羹以表孝心。

"大隧如初乐":郑庄公和母亲在隧道中相见,恢复了往日的欢乐,

"咸阳虚左迎":秦始皇在咸阳城为茅焦的母亲空出左边的尊位迎接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颍考叔》是宋代林同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选取茅焦甘愿受刑劝谏、颍考叔请求留羹表孝心的历史事迹,塑造出刚直敢言与孝顺聪慧的人物形象,寄寓着对高尚品格的推崇;后两句描绘出事件圆满解决后众人欢悦、咸阳以礼相迎的场景,传递出对正义之举和美好德行带来积极影响的肯定。此诗语言凝练精准,通过用典的手法,将历史故事融入诗句,在简洁的表述中蕴含着对优良品格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诗人

林同(?~1276),宋代诗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林公遇之子。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林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林同所著诗文多亡佚,存者只有《孝诗》,举古今孝事,每事为五绝一首,内容驳杂,大多注重宣扬人伦说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茅焦甘伏质,考叔请留羹”,着眼于两位历史人物的典型行为。茅焦“甘伏质”的举动,直接展现出他为了劝谏而甘愿承受刑罚的坚定与无畏,一个刚直敢言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颍考叔“请留羹”的行为,则传递出他以巧妙方式表达孝心的细腻,勾勒出孝顺且聪慧的形象。这里运用了用典的手法,借历史人物的事迹,既展现了不同情境下的人物品格,又为全诗奠定了以人事为核心的基调。语言凝练,以简洁的动作描写凸显人物特质,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两人的精神品格。“大隧如初乐,咸阳虚左迎”,转向事件后续的场景与氛围。“大隧如初乐”描绘出众人恢复往日欢悦的状态,传递出事件得到圆满解决后的轻松氛围;“咸阳虚左迎”则以“虚左”这一体现尊敬的礼仪,展现出对相关人物的认可与礼遇。这两句通过对群体状态和礼仪行为的描写,从侧面印证了前文人物行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与前两句形成因果呼应。语言平实却富有表现力,以具体的场景和行为,让读者感受到事件解决后的和谐与庄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卫宗武《留侯》

下一篇:宋·赵葵《荒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