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室忠臣":我是宋朝的忠臣,
"邓氏孝子":邓家的孝子。
"不忍偷生":不忍心苟且偷生,
"宁甘溺死":宁可投入江中溺亡。
"彭咸故居":彭咸投水谏君的故居,
# 彭咸:人名。
"乃吾潭府":就是我的深渊居所。
"屈公子平":屈原抱石自沉的伴侣,
# 屈公子平:指屈原。
"乃吾伴侣":就是我的同路人。
"优哉悠哉":悠哉游哉,
# 悠:一作“游”。
"吾得其所":我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1. 分段赏析
“宋室忠臣,邓氏孝子”两句是诗人对自身身份与信念的鲜明宣告。“宋室忠臣”表明邓得遇将自己定位为宋朝的忠诚臣子,凸显出他对宋朝朝廷矢志不渝的忠诚,在宋末元初的动荡局势下,这一表述彰显出他坚守对宋室的忠诚大义,绝不轻易背离。“邓氏孝子”则从家族伦理角度,强调自己身为邓氏家族一员,秉持孝道。在传统观念中,忠与孝是极为重要的品德,诗人开篇以此表明自己的价值坚守,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凸显其对忠义和孝道的尊崇。“不忍偷生,宁甘溺死”两句直接展现诗人面临生死抉择时的坚定态度。“不忍偷生”体现出他的气节,面对元军攻破城池的局势,他无法忍受苟且偷生、向敌军屈服,这违背了他心中的忠义原则。“宁甘溺死”则明确了他的选择,宁愿投身水中溺亡,也绝不放弃自己的坚守,以死明志,这种决绝的表达,将诗人视死如归、不愿屈服的高尚气节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彭咸故居,乃吾潭府”两句中,“彭咸”是古代投水自尽的忠臣,邓得遇以“彭咸故居”指代自己心中的归宿之地,“乃吾潭府”表明他将彭咸投水之处视为自己的府邸,意味着他认同彭咸的行为和精神,愿意追随其脚步,以死殉国,借古人之事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坚定决心,表明自己赴死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有着深厚的精神根源和对忠义的执着追求。“屈公子平,乃吾伴侣”两句,诗人将屈原视作自己的精神伴侣。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因奸佞当道,国家危亡,最终投江自尽。邓得遇在此处提及屈原,是因为他与屈原有着相似的境遇和心境,皆为国家忠诚之士,却面临国家覆灭的困境。以屈原为伴侣,表明他在精神上与屈原惺惺相惜,同时也借助屈原的事迹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坚定自己以死殉国的信念,展现出他对忠臣典范的追慕和对忠义精神的传承。“优哉悠哉,吾得其所”两句是诗人对自己选择的坦然与满足。“优哉悠哉”看似是一种悠然自在的状态,实则是诗人在面对死亡时,内心平静的体现,他认为自己的死是为了坚守忠义,死得其所。“吾得其所”直接点明他对自己赴死选择的认可,在他心中,以死殉国是符合自己的信念与价值观的,即便面临死亡,也毫无遗憾,这种豁达的态度,将诗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升华到了新的高度。
上一篇:宋·李龙高《郑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