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频伽知几只":鹦鹉和频伽这些灵鸟不知有多少只。
"音声和雅鸣朝夕":它们鸣声和谐清雅,从早到晚不停啼唱。
"演畅五根并五力":那鸣叫仿佛在阐释着“五根”与“五力”的修行道理。
"令人忆":让人不禁思念起理想中的境界。
"心飞恨不身生翼":心早已飞向远方,只恨自己不能生出翅膀径直飞去。
"从是西方十万忆":从这里到西方净土有十万八千里之遥。
"山长水远谁人识":山路漫长、水路遥远,又有谁能真正知晓那地方呢。
"唯是观门归路直":唯有通过观想的法门,才能找到直达净土的正途。
"真消息":这才是修行的真正要义。
"坐澄劫水琉璃碧":静坐观想,那历经劫难的水如琉璃般澄澈碧蓝。
"诗曰":诗中说:
"但得莲中托化来":只要能托身于莲花中化生。
"从教经劫未华开":即便经过漫长的劫数莲花未曾开放,也心甘情愿。
"华中快乐同忉利":莲花中的往生之人所享的快乐如同忉利天的天人,
"不比人间父母胎":远非人间在父母胞胎中受生可比。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佛教词。借灵鸟鸣唱、西方净土遥远及观想修行法门的景象,写出了对修行境界的向往、对佛理的阐释以及对清净禅境的追求,传递出净土宗的思想内涵。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鹦鹉频伽知几只。音声和雅鸣朝夕”,描绘灵鸟的鸣唱之景。“鹦鹉频伽”是传说中善鸣的灵鸟,“知几只”点出数量不定,“音声和雅鸣朝夕”则写它们鸣声和谐清雅,从早到晚不停啼唱,以“和雅”形容声音,营造出宁静而圣洁的氛围,引人向往。“演畅五根并五力。令人忆”,由鸟鸣转向其蕴含的意义。“演畅五根并五力”指灵鸟的鸣叫仿佛在阐释佛教中的“五根”“五力”等修行道理,“令人忆”则说这鸣声让人不禁思念起修行的境界,将听觉感受与精神追求相联系,赋予鸟鸣更深的内涵。“心飞恨不身生翼”,抒发急切向往之情。“心飞”写出心早已飞向理想之地,“恨不身生翼”则以夸张手法表达遗憾自己不能生出翅膀飞去的迫切,将内心的向往化为强烈的情感流露,情感真挚而热烈。下片“从是西方十万忆。山长水远谁人识”,写西方净土的遥远与渺茫。“西方十万忆”极言西方净土路途遥远,“山长水远”进一步描绘路途的艰险;“谁人识”则感叹这样的远方少有⼈能知晓,暗含对世俗难以理解修行境界的感慨。“唯是观门归路直。真消息”,转向修行的感悟。“观门”指佛教的观想法门,“归路直”说唯有通过观想才能找到直达净土的正途;“真消息”则点明这才是修行的真正要义,为迷茫的追寻指明方向,态度坚定而明确。结尾“坐澄劫水琉璃碧”,以想象的境界收束。“坐澄”写出静坐观想时内心的澄澈,“劫水琉璃碧”描绘出历经劫难后的净土如琉璃般碧绿清澈,将修行的境界化为具体的视觉意象,既显修行的庄严,又传递出对清净境界的坚定追求。
上一篇:宋·利登《沽酒》
下一篇:宋·方岳《出居十六咏·田园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