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bǎi
shí
shǒu
bǎi
sān
shí

朝代:宋作者:释师范浏览量:2
qián
xiāo
chù
yǒu
xiāo
zhī
hòu
yǒu
xiāo
chù
xiāo
shì
rén
huì
zhī
zhī
huì
huì
hún
jīn
tuán
kuài

译文

在七位佛陀出现之前,没有任何踪迹的地方其实有真正的意涵,这一点谁会不知道呢。在七位佛陀出现之后,有踪迹可寻的地方反而没有真正的意涵,这是人们不能领会的。知道又像不知道,领会又像没领会,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未经提炼的浑金,也像未加塑造的泥团、未烧制的土块。

逐句剖析

"七佛已前":在七位佛陀出现之前,

"无消息处有消息":没有任何踪迹的地方其实有真正的意涵,

"那个不知":这一点谁会不知道呢。

"七佛已后":在七位佛陀出现之后,

"有消息处无消息":有踪迹可寻的地方反而没有真正的意涵,

"是人不会":这是人们不能领会的。

"知不知":知道又像不知道,

"会不会":领会又像没领会,

"璞玉浑金":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未经提炼的浑金,

"泥团土块":也像未加塑造的泥团、未烧制的土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一百三十一)》是南宋僧人释师范所作的一首偈颂。此诗围绕禅宗对佛法真谛的领悟展开,通过“七佛已前”与“七佛已后”的对比,探讨“消息”的有无,指出真谛不在有形的言语记载中,而在本然状态里,人们常因执着表象而难以领悟。诗中用“璞玉浑金”“泥团土块”作比,打破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对立,体现禅宗超越表象、直指本质的思想。全诗语言简洁直白,富含哲理,展现了禅宗独特的思维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七佛已前,无消息处有消息,那个不知”中,“七佛”代指佛法传承的源头。“无消息处”看似空无痕迹,却藏着真正的佛法真谛,“那个不知”暗示这种真谛本是普遍存在的,如同天性般无需外求。这里用对比的手法,点出真谛不在有形的言语或记载中,而在看似“无”的本然状态里。“七佛已后,有消息处无消息,是人不会”则转向佛法流传之后。“有消息处”指有形的经文、言说,而“无消息”是说执着于这些表象,反而会错失真谛。“是人不会”点明人们往往困于外在形式,难以领悟本质,与前一句的“那个不知”形成呼应,突出“不执着于表象”的重要性。“知不知,会不会,璞玉浑金,泥团土块”是对前两句的总结。“知不知,会不会”打破了“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对立。“璞玉浑金”比喻未经雕琢的真谛本身,“泥团土块”则象征被执着束缚的表象。二者并提,是说真谛与表象本无绝对分别,真正的领悟在于超越这种对立,看到本质与表象的统一,体现了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下一篇:宋·汪元量《湖州歌(其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