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dan

朝代:宋作者:王溥浏览量:2
zǎo
huā
zhì
xiǎo
néng
chéng
shí
sāng
wéi
róu
jiě
kān
xiào
dān
dǒu
chéng
shì
zhǐ
kōng
zhī

译文

枣花虽然很小,但能结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可笑牡丹花形大如斗,却什么也不能作,花谢后只剩空空枝条。

逐句剖析

"枣花至小能成实":枣花虽然很小,但能结果实,

# 成实:结果实。

"桑叶惟柔解吐丝":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

# 惟柔:《诗话总龟》前集卷二作虽粗。惟:一作虽。柔:柔软。,桑叶: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

"堪笑牡丹如斗大":可笑牡丹花形大如斗,

# 斗大:大如斗。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下:“不能如介子定远辈,投笔立功,勒铭燕然,以博取斗大悬肘之印。”,堪笑:可笑。

"不成一事只空枝":却什么也不能作,花谢后只剩空空枝条。

# 只空枝:只剩空空的枝条。只:一作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牡丹》为北宋宰相王溥所作一首七言绝句,一说王曙作,其立意迥异于世人颂花之俗套。诗人开篇即以枣桑起兴:枣花虽微,然秋日可结甜脆果实;桑叶至柔,既能饲蚕吐丝,终成绫罗锦绣。反观牡丹徒具硕大花容,纵有倾城之姿,终究华而不实,虚负盛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讽喻诗。诗歌展现了枣桑的实用价值与牡丹的虚妄之美间的鲜明对比,营造出批判浮华、崇尚务实的理性氛围,抒发了对华而不实社会风气的讽喻之意。

2. 写作手法

对比:牡丹与枣花、桑叶形成对照。前两句言及枣花、桑叶虽外形纤巧,却具实用价值:枣花结成果实,桑叶滋养蚕虫;后两句则批评牡丹花朵硕大,缺乏实用功能,凋谢后唯余空枝。二者形成鲜明反差,突显牡丹徒有华丽外表而无实际用途的特性,强化了讽刺之意。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开篇即以枣桑立论:枣花形微而结其实,桑叶纤柔却可养蚕成丝。后两句“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则转写牡丹:世人皆赞其花大如斗,然盛放后徒留空枝,终无实用。此处援引陆游“洛阳牡丹面径尺”、欧阳修“魏红窈窕姚黄妃”等记述,反衬牡丹虽名贵却华而不实。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用对比的手法讥讽牡丹华而不实的特点。字里行间隐寓着愤然不平的情绪,带有讽世之意,与翁承赞《万寿寺牡丹》中“可怜殿角长松色,不得王孙一拳头”的意味大致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历来咏牡丹,多称其艳美独绝,此诗却一反常态,对牡丹的花大如斗不以为然,表现出作者不慕虚名、不拘世俗和注重实用的精神。

《古典诗歌基本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宓《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浮花》

下一篇:宋·周邦彦《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