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到阳关第四声":当唱到《阳关曲》的第四声时。
#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原指经过阳关通往西域的大路。
"香带轻分,":两人轻轻分开了香带,
"罗带轻分":也轻轻分开了罗带,
# 罗带:丝织的绸带。
"杏花时节雨纷纷":正是杏花开放的时节,细雨纷纷扬扬地下着,
"山绕孤村":青山环绕着那孤独的村庄,
"水绕孤村":绿水也环绕着那孤独的村庄。
"更没心情共酒尊":更没有心情再一起举杯饮酒了,
"春衫香满":春天穿的衣衫还留着香气,
"空有啼痕":却只空有那哭泣的泪痕,
# 啼痕:泪痕。
"一般离思两销魂":同样的离别相思之情,让两人都黯然销魂。
# 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其哀愁。
"马上黄昏":游子在马上迎来了黄昏,
"楼上黄昏":女子在楼上也迎来了黄昏。
1.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杏花时节雨纷纷”,点明春天杏花绽放、细雨纷纷的美好时节,却以乐景写哀情,更显游子离别的孤独、落寞与伤感。引用:“唱到阳关第四声”引用了《阳关三叠》中“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典故,引发“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愁别绪,增强了伤离别之情的表达。
2. 分段赏析
开篇“唱到阳关第四声”,引用《阳关三叠》典故,既未直接写景也未言情,却巧妙营造出离别氛围,引发读者对“西出阳关无故人”离愁别绪的联想,为全词奠定伤感基调;“香带轻分,罗带轻分”,“罗带”“香带”运用借代,分别指代远行之人与送行女子,“轻”字细腻地刻画了双方不忍触碰别离话题的复杂心理;“杏花时节雨纷纷”,点明时间为春天,以乐景衬哀情,借杏花春雨的美好景致,反衬游子离别的孤独落寞,且化用“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句,更添伤感氛围;“山绕孤村,水绕孤村”,通过重复“绕孤村”,以叠字手法强化山水环绕孤村的寂寥之景,景中含情。下片“更没心情共酒尊”承接上片离别场景,直抒胸臆,表明因离别伤心而无心饮酒;“春衫香满,空有啼痕”,“空”字生动展现出离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无奈与悲伤;“一般离思两销魂”,直接点明离别使双方黯然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运用对面落笔的手法,从游子与女子双方着笔,描绘同一黄昏时刻,游子在马上思念,女子在楼上牵挂的情景,情景交融,将两人的相思之苦与难舍难分、无可奈何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上一篇:宋·李壁《六月十四日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辛弃疾《南乡子·好个主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