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òu

朝代:宋作者:龚开浏览量:3
cóng
yún
jiàng
tiān
guān
kōng
jìn
xiān
cháo
shí
èr
xián
jīn
yǒu
shuí
lián
shòu
yáng
shā
àn
yǐng
shān

译文

想当初这匹骏马从天而降,非凡的气概使皇帝的御马都形神惨淡。今日有谁来爱怜它的嶙峋瘦骨,夕阳下它的身影像一座瘦瘠的山。

逐句剖析

"一从云雾降天关":想当初这匹骏马从天而降,

# 降天关:说明曾经立过战功。

"空尽先朝十二闲":非凡的气概使皇帝的御马都形神惨淡。

# 十二闲:指皇家马厩。闲,马厩。《周礼·夏官·校礼》曰:“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先朝:指亡宋。,空尽:一洗而空的意思。

"今日有谁怜瘦骨":今日有谁来爱怜它的嶙峋瘦骨,

# 怜:怜惜。

"夕阳沙岸影如山":夕阳下它的身影像一座瘦瘠的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瘦马图》为宋代画家龚开所作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神马自天外降临,神骏之姿更胜帝王御马;后两句绘其今日立于岸边沙滩,夕阳下瘦影投地如瘠瘦之山。实写瘦马虽形骸消瘦却屹立如峰,以坚定如山的姿态凸显其可贵的精神气韵。全诗采用前后对比手法,寄寓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是一首题画诗,为作者创作于《骏骨图》(又名《瘦马图》)的自题诗,约作于宋亡之后,属诗人晚年作品,蕴含深沉寄托。诗人曾与陆秀夫同入广陵幕府,投身抗元事业。宋亡后,他隐居不仕,以卖画为生,终守志而逝。再观其笔下瘦马,虽瘦骨嶙峋、状如山形,却犹存“先朝”雄峻风骨。昔日骏马何以致此?或许正因它宁为瘦骨之马,亦不食“元粟”的气节。《骏骨图》题诗正是这种精神的艺术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题画诗。诗开篇追溯瘦马曾如从云雾缭绕的天关降下,致使先朝皇家马厩的马都黯然失色。如今却无人怜惜它瘦骨嶙峋,在夕阳下,沙岸旁,其影子如山般落寞。通过对《瘦马图》中马的描写,借物抒情,表达诗人对过去朝代的怀念及自身的遭遇之感。

2. 写作手法

对比:“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与“今日有谁怜瘦骨”形成鲜明对比。前两句突出瘦马昔日的非凡,仿佛来自天界,使先朝皇家马厩的马都显得逊色;后一句则强调如今瘦马的落魄,无人怜惜,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瘦马命运的巨大落差,也借此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诗人自身境遇的变化,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第一句“一从云雾降天关”,如神来之笔,瞬间勾勒出骏马穿云破雾、自天而降的震撼场景。汉代西域大宛国以产良马闻名,其马素有“天马”之美誉,此句以天马降临之势,凸显骏马的超凡脱俗与神秘莫测,起笔奇崛,似有雷霆万钧之力,瞬间抓住读者目光,为全诗奠定了磅礴的基调。第二句“空尽先朝十二闲”承接上文,生动展现这匹天外来客的卓然风姿——它甫一现世,便以无与伦比的神采,令先朝皇家马厩中十二处闲厩内的所有御马,皆黯然失色,相形见绌。起承两句相互呼应,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骏马昔日的神骏之态,令人对其非凡气度浮想联翩。第三、四句,“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笔锋陡然一转,将视角拉回当下,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今昔对照。曾经威风凛凛的神驹,如今却瘦骨嶙峋,无人赏识,尽显凄凉之态。尤其是末句“夕阳沙岸影如山”,以精妙的笔触刻画骏马的身形:在夕阳余晖的笼罩下,它孤独地伫立在沙岸之上,投下的身影清瘦嶙峋,却又宛如山峰般棱角分明、傲然挺立。此处以“山”喻马影,不仅生动呈现了骏马的瘦削之态,更暗含深意——即便历经岁月磨难,饱受困顿之苦,它依然坚守着那份与生俱来的高傲与坚韧,不改其凛然不可侵犯的风骨,令人动容。

4. 作品点评

诗中自有豪情在,虽为悲歌却显慷慨。龚开《瘦马图》诗里,“瘦马”实则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投射:其超凡才干、如山骨相,以及贫贱不移的气节,皆与龚开生平经历、精神气度高度契合。全诗紧扣马的形象,既绘其形,更传其神,同时借马咏人,将人的抱负、襟怀与遭际融入笔端。在马的今昔境遇对比中,深蕴诗人怀才不遇的怅叹。尽管时代更迭使它被世人冷落,任其瘦骨嶙峋,它却始终不卑不馁,独立于夕阳沙岸,身影如山,雄骏之风未减分毫。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脍炙人口,真有盛唐风致。

元文论家汤垕《宋诗纪事》卷八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郭磊卿《柳词》

下一篇:宋·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