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g
zhōu
màn
·
·
qióng
huā

朝代:宋作者:郑觉齐浏览量:3
nòng
qīng
yíng
fēi
qióng
dàn
nìng
chén
xià
lóu
shì
xīn
zhuāng
cái
liǎo
zhù
chén
shuǐ
xiāng
qiú
xiǎo
jiǎn
chūn
bīng
chí
sòng
jīn
píng
shī
湿
xīn
liú
shèn
tiān
zhōng
yuè
bèi
fēng
chuī
mèng
nán
zhōu
zūn
qián
xiāng
jiàn
xiū
rén
zōng
píng
wèn
nòng
xuě
piāo
zhī
shuāng
tíng
shàng
chóng
yóu
chán
yāo
yān
xiāo
yuǎn
jiù
shì
yōu
yōu
dàn
píng
lán
yān
huā
sān
yuè
chūn
chóu

译文

琼花如同弄玉般轻盈,恰似飞琼般淡雅,仿佛仙女步履轻盈地走下迷楼。刚刚试罢新妆,便点燃了沉水香球。记得清晨剪下的、如春天寒冰般的琼花被快马加鞭驰送,金瓶上还沾着露水,由禁军一路护送。这琼花如同中天的月色那般美好,却被风吹到了南方的州郡。在酒席前与琼花相见,它好似含羞之人、踪迹如浮萍般漂泊不定。不禁询问那如雪花般飘落在枝头的琼花,在无双亭畔,何时才能再次重游观赏。我想要腰缠万贯、骑鹤飞升重游扬州,然而那往昔的美好如在云霄般遥远、旧事悠悠难以追寻。只能凭靠着栏杆默默无语,在这烟花三月里,满是春愁。

逐句剖析

"弄玉轻盈":琼花如同弄玉般轻盈,

# 弄玉:相传为春秋时秦穆公之女,后与萧史共升天仙去。

"飞琼淡泞":恰似飞琼般淡雅,

# 淡泞:形容水色明净。这里指飞琼的衣装素淡高雅。,飞琼:许飞琼,西王母的侍女。

"袜尘步下迷楼":仿佛仙女步履轻盈地走下迷楼。

# 迷楼:隋炀帝在扬州所建的楼名。韩偓《迷楼记》:“(炀帝)诏有司,供具材木,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属,回环四合,曲屋自通,千门万户,上下金碧……人误入者,虽终日不能出。帝幸之,大喜,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袜尘:语本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指仙女的步履轻盈。

"试新妆才了":刚刚试罢新妆,

"炷沉水香毬":便点燃了沉水香球。

# 香毬:一种铜制的薰香用的球,中分三层,圆转不已,可放置在被褥中间,其香烟不灭。,炷:点,烧。

"记晓剪、":记得清晨剪下的、

# 晓剪:清晨将琼花剪下。

"春冰驰送":如春天寒冰般的琼花被快马加鞭驰送,

"金瓶露湿":金瓶上还沾着露水,

"缇骑新流":由禁军一路护送。

# 新流:一作星流,流星快马。,缇骑:古代当朝贵官的前导和随从的骑士。秦设中尉,掌京师治安,皇帝出行,在驾前先导,戎被非常,以服橘红色,乘马,故称缇骑。

"甚天中月色":这琼花如同中天的月色那般美好,

# 天中月色:形容琼花淡黄的色彩。

"被风吹梦南州":却被风吹到了南方的州郡。

# 南州:本泛指南方州郡,此处指临安(今浙江杭州)。临安在扬州之南,故称之为“南州”。

"尊前相见":在酒席前与琼花相见,

# 尊前:酒杯前。尊,同“樽”。

"似羞人、":它好似含羞之人、

"踪迹萍浮":踪迹如浮萍般漂泊不定。

# 萍浮:漂泊。

"问弄雪飘枝":不禁询问那如雪花般飘落在枝头的琼花,

"无双亭上":在无双亭畔,

# 无双亭:在扬州江都东蕃釐观,以遮护自后土祠移植的琼花。后土祠琼花古称天下无双,亭名取此。

"何日重游":何时才能再次重游观赏。

"我欲缠腰骑鹤":我想要腰缠万贯、骑鹤飞升重游扬州,

# 缠腰骑鹤:语本南朝梁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之者。”这里指重游扬州。

"烟霄远、":然而那往昔的美好如在云霄般遥远、

"旧事悠悠":旧事悠悠难以追寻。

"但凭阑无语":只能凭靠着栏杆默默无语,

"烟花三月春愁":在这烟花三月里,满是春愁。

# 烟花三月:指阳春三月,语本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扬州慢・琼花》是南宋郑觉斋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以仙女喻琼花,描绘其轻盈姿态、淡雅色泽,回忆琼花曾作为御物被送往宫中供赏的情景;下片写在筵前见琼花,引发对扬州的回忆与感慨,叹山河破碎、身世漂泊。主题借咏琼花,寄寓山河破碎、国家衰败、个人漂泊无依之慨。多用典故,如“弄玉”“飞琼”“缠腰骑鹤”等,以拟人化手法赋予琼花情思,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此词构思精巧,借物抒情,将对琼花的咏叹与家国身世之感紧密融合,语言典雅,意境迷离。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扬州慢・琼花》由南宋郑觉斋创作。琼花是珍贵神秘之花,原产扬州后土祠,天下无二。宋仁宗庆历年间,曾被移植禁苑,次年枯死,复载还祠后繁茂依旧。淳熙年间,寿皇移植宫中,逾年憔悴无花,仍送还。后宦官陈源取枝嫁接,虽活但香色大减。词人赵以夫得友人折赠琼花,邀聚贤咏赏并作《扬州慢・十里春风》,郑觉斋作为赵以夫的朋友或幕客,应和而作此词。当时南宋风雨飘摇,扬州屡经战乱,繁华不再,此背景也为词中情感增添了家国之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词。它描绘了琼花的轻盈姿态、淡雅色泽,回忆琼花往昔被送往宫中供赏的情景,以及如今在筵前相见引发的感慨。表达了词人对山河破碎、国家衰败的叹惋,以及个人漂泊无依的愁绪。借琼花的漂泊、盛衰景象,写出了词人对家国命运和自身身世的忧思。

2. 写作手法

拟人:将琼花拟人化,如“似羞人、踪迹萍浮”,赋予琼花人的情感与姿态,生动展现其漂泊之态,也寄托词人自身漂泊之感。情景交融:上片描绘琼花姿态、回忆其被送宫中等景,融入对琼花命运的怜惜;下片写筵前见花、忆扬州旧景,抒发对山河破碎、身世漂泊的愁绪,景中含情,情因景生。用典:“弄玉”,弄玉是春秋时秦穆公之女,擅长吹箫,后与萧史结为夫妇,二人乘龙凤升天而去。词中以弄玉比琼花,取其轻盈、超凡的仙女形象,用“弄玉轻盈”描绘琼花姿态轻盈优美,仿佛仙女下凡,赋予琼花以灵动、优雅的气质,增添了词的浪漫与神秘色彩。“飞琼”,飞琼是西王母的侍女,许飞琼常被用来形容美丽、超凡的女子。词中“飞琼淡泞”,将琼花比作飞琼,突出琼花淡雅、素净的色泽与神韵,如同仙女般清新脱俗,进一步丰富了琼花的形象内涵,使词更具文化韵味。“缠腰骑鹤”出自南朝梁殷芸《小说》,有几个人各言其志,一人愿为扬州刺史,一人愿多赀财,一人愿骑鹤上升,最后一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融合了做官、发财、成仙的愿望。词中“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词人化用此典,借“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所蕴含的美好愿望,表达自己想要重游扬州的渴望。但如今扬州历经战乱,繁华不再,“烟霄远”表明这一愿望如同在云霄般遥远难以实现,通过典故含蓄地抒发了对扬州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今昔变迁的无奈感慨。

3. 分段赏析

上片起笔紧扣题目,将人与花巧妙融合,勾勒出一幅灵动美妙的画面。“弄玉轻盈”三句,以仙女喻琼花,既绘出琼花的莹润皎洁,又展现女子的轻盈体态,人花交融,虚实难辨。“袜尘”细腻描绘出仙女步履的轻盈飘逸,“迷楼”则巧妙点明扬州这一地点。随后“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两句,似从花过渡到闺中女子,女子试罢新妆,燃起沉香球,思绪也随之飘向过往。前五句以仙女作比,虽未细致描摹琼花外形,却着力刻画其神韵风姿。“记晓剪、春冰驰送”三句,承接“迷楼”,想象当日隋炀帝赏琼花的情景:清晨剪下琼花,如冰般清润,由禁军快马送往宫中。“甚天中月色”两句,目光转回当下所见琼花。赵以夫原词小序提及琼花大且瓣厚、色淡黄,此处以“天中月色”比拟,恰如其分。说琼花“被风吹梦南州”,用语虚幻,因开篇以仙女比琼花,故而此处将临安的琼花想象成梦魂被风吹来,构思精巧,情韵悠长。下片围绕“被风吹梦南州”,展现异地重逢之景,抒发词人重见琼花的万千感慨。“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表面写琼花:在酒席前与琼花相对,它姿态娇羞,仿佛为自己漂泊无定的踪迹而含羞。琼花本在扬州,如今却出现在他乡,如同浮萍般踪迹不定,“羞人”赋予琼花拟人化的神态,写出其楚楚可怜之姿。暗寓身世之感:借琼花的漂泊,委婉表达词人自身如萍踪般四处流转、身不由己的境遇。词人或许因战乱、仕途等因素漂泊,看到琼花联想到自己,心中满是身世飘零的无奈与感伤,蕴含着对往昔安定生活的怀念和对当下处境的喟叹。酒筵前,花与人仿佛融为一体。词人曾于扬州见过琼花,而琼花品性坚贞,分植他处易枯萎,恰似爱国者坚守节操。如今花被“掠”至临安,词人漂泊他乡,于贵邸筵前相遇,忆起过往遭际,皆有流落依人之感,不禁生出羞愧。词人陷入回忆,想起扬州无双亭旁,琼花如雪素洁,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不知何时能再游扬州,重睹其美。“我欲缠腰骑鹤”两句回应“何日重游”,却未直言。“缠腰骑鹤”化用典故,表重游扬州之愿。但话未说完便转折,“烟霄远、旧事悠悠”,重游之愿如在云霄般遥远,往日繁华不再,只剩怅然。当时南宋风雨飘摇,扬州屡遭兵燹,繁华已逝。这一转念间,蕴含着对山河破碎、家国不幸的深沉悲叹。“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往昔烟花三月是扬州最美时节,如今词人却凭栏无言,沉浸于春愁中。全词在对景象的笼统勾勒和人物神情姿态的描绘中收尾,进一步深化了“我欲”二句的情感,借咏琼花隐含时代印记,抒发对扬州荒芜、人生漂泊的悲叹,使词的情味超脱单纯咏物范畴,文情跌宕,耐人寻味。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在对琼花的吟咏中,巧妙融入情事。字里行间,人物若隐若现,与花相互交织,既不脱离对花的描写,又不直接点明人事,营造出一种含蓄而悠长的情韵,意味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调与施芸隐作同工而异曲。起数语即由本题发挥,且人与花合写。“缇骑”“驰送”数句,隋宫逸事,类蜀道之送荔支。下阕无双亭上陈迹依依,“樽前”及“烟花”等句隐有人在,殆名花倾国,皆在回忆中也。

近代俞陛云《词境浅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下一篇:宋·司马光《五哀诗·马伏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