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èr
shí
shǒu
shí
liù

朝代:宋作者:释守净浏览量:3
liú
shuǐ
xià
shān
fēi
yǒu
piàn
yún
guī
dòng
běn
xīn
rén
shēng
ruò
yún
shuǐ
tiě
shù
kāi
huā
biàn
jiè
chūn

译文

流水从山上流下并非有意为之,一片云彩飘回山洞本来也没有什么心思。人如果能够像云和水一样自在随意,那么即使是铁树也能开花,整个世界都会充满春天般的生机。

逐句剖析

"流水下山非有意":流水从山上流下并非有意为之,

"片云归洞本无心":一片云彩飘回山洞本来也没有什么心思。

"人生若得如云水":人如果能够像云和水一样自在随意,

"铁树开花遍界春":那么即使是铁树也能开花,整个世界都会充满春天般的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二十七首(其十六)》是南宋僧人释守净创作的一首偈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深刻的禅理。前两句以流水和云彩的自然运动为喻,说明一切皆应顺其自然,不应刻意强求。后两句进一步升华主题,指出如果人能像云水一样自在无心,就能达到超脱的境界,使世界焕发出新的生机。此偈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以流水和云彩为喻,说明自然现象皆有其自身规律,不应人为干预。“非有意”、“本无心”强调自然的无为状态,暗示人也应顺应自然,不应执着强求。这两句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为后文的哲理阐述奠定基础。“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在前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人生哲理。“如云水”指像云和水一样自在无心,“铁树开花”比喻不可能之事变为可能,“遍界春”象征整个世界充满生机。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说明如果人能顺应自然、无心而为,就能达到超脱的境界,使世界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两句诗将禅理与意象完美结合,深化了全诗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贾似道《黑紫》

下一篇:宋·王安石《别鄞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