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ō
xíng
·
·
qiū
yún
shān

朝代:宋作者:张抡浏览量:3
qiū
yún
shān
qíng
xiāo
bǎi
bān
jǐng
kān
huà
dān
fēng
wàn
yún
biān
huáng
huā
qiān
diǎn
yōu
yán
xià
jiā
chén
gèng
lián
qīng
lún
míng
yuè
lín
shāo
guà
sōng
láo
cháng
rén
wàng
xíng
gòng
shuō
qīng
xián
huà

译文

高高的山上现在进入了秋天,山中景物清爽秀丽。景物众多争艳斗奇就像一副图画。枫叶之多尽染万山一直连绵到云彩边上,在山岩深幽之处,无数的菊花,点点洒洒。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众人欢度,又逢天气爽朗,一轮明月挂在树梢上。我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不拘形迹地在月光下谈天说地。

逐句剖析

"秋入云山":高高的山上现在进入了秋天,

# 云山:指山势高峻,耸入云端。,秋入:进入秋天。

"物情潇洒":山中景物清爽秀丽。

# 潇洒:形容清爽秀丽的样子。,物情:指山中景物的情态。

"百般景物堪图画":景物众多争艳斗奇就像一副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枫叶之多尽染万山一直连绵到云彩边上,

# 碧云:青白色的云气。,万叶:极言枫叶之多。,丹枫:亦称霜叶、红叶。

"黄花千点幽岩下":在山岩深幽之处,无数的菊花,点点洒洒。

# 幽岩下:山岩深幽之处。,黄花千点:无数的菊花。

"已喜佳辰":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众人欢度,

# 佳辰:指中秋。

"更怜清夜":又逢天气爽朗,

"一轮明月林梢挂":一轮明月挂在树梢上。

# 林梢挂:挂在树梢上。

"松醪常与野人期":我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

# 期:约会之意。,野人:山野之人。,常与:点明了兴趣所在,乐此不疲。,松醪:醪,是松膏酿制的酒。

"忘形共说清闲话":不拘形迹地在月光下谈天说地。

# 共说清闲话:一起谈天说地。,忘形:便是隐士悠然自得、不拘形迹的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踏莎行・山居》是宋代词人张抡的代表作,以清疏的笔致与洒脱的格调,勾勒出一幅气韵生动的云山秋色图。上片之中,词人以凝练的笔触,将秋日山林的斑斓色彩与缥缈云雾融为一体,每一处景致皆似信手拈来,却又暗含匠心,尽显山水写意之妙。下片则笔锋一转,聚焦于月下与村野父老把酒言欢的场景,家常话语间流露出淳朴真挚的情谊,尽显乡间生活的闲适与温馨。全词通篇洋溢着悠然自得的山居之趣,词人借景抒情,于自然山水与人间烟火中,寄托了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心境。其行文如行云流水,韵律和谐婉转,遣词造句精妙入微,将写景、叙事与抒情完美融合,充分展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宋高宗淳熙五年(1178),秋高气爽之际,词人张抡独自踏上登高秋游之旅。一路上,层林尽染,万山秋色尽收眼底,壮丽的景致触动了他的心弦,于是他挥毫泼墨,将眼前美景与心中感慨凝练成这首意境深远的词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山水田园为题材的词作。该词上片以清疏笔调绘就斑斓云山秋意图,下片叙写词人与村翁月下对饮、闲话家常。全词尽显山居之乐与淡泊心境,音韵和谐、笔墨灵秀,臻于化境。

2. 写作手法

拟人:“秋入云山,物情潇洒”,将山中草木赋予人的情感,说它们在秋来之际显出潇洒姿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秋山景物的灵动之美。对偶:“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同时,通过“丹枫”与“黄花”、“万叶”与“千点”、“碧云边”与“幽岩下”的鲜明对比,描绘出色彩绚丽、层次分明的秋山景色。

3. 分段赏析

上片“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开篇以“秋”字点明节令,“入”字写出秋的动态,“云山”指明秋的处所,“云”字又点出山势高峻。接着写山中草木似有知有情,秋来尽显潇洒姿容,景中含情,我在景中。“百般景物堪图画”则总括秋山景物之美,千姿百态,富有诗情画意。“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是精美对偶句,“丹枫万叶”写层林尽染,“碧云边”描绘出枫叶与碧云相映的秀丽景色;“黄花千点”状菊花之多,“幽岩下”点出其位置,描绘出岩壑含翠、金菊耀眼的清幽景色。下片“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换头三句写仲秋夜月之美。先以“已喜”“更怜”表达对佳节和清夜的喜爱,接着描绘出月圆如轮高挂林梢的美景,正是赏月好时刻。“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写词人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在月光下不拘形迹地谈天说地,表现出闲适惬意、怡然自得的山居乐趣,淡泊心境与清幽月色交融。

4. 作品点评

《踏莎行・山居》的语言艺术堪称精妙绝伦。其音韵流转自然,平仄相协、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如清泉石上,叮咚悦耳;词句既具典雅之美,又含质朴之韵,意象清新灵动,意境清丽秀润,如一幅水墨画卷徐徐铺展。词人以亲切自然的笔触,将山水之趣与生活之味娓娓道来,毫无雕琢之痕,却字字珠玑、辞意兼美。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皆彰显出词人对语言炉火纯青的驾驭能力,使整首词在质朴与雅致间达到精妙平衡,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风格秀雅清丽。

近代朱孝臧

# 词文写景色彩明丽,精美绝伦。

现代啄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柳永《浪淘沙·梦觉透窗风一线》

下一篇: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