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庭前叶有声":昨夜庭院前,落叶沙沙作响,
# 庭前:一作前庭。
"篱豆花开蟋蟀鸣":篱笆旁豆花盛开,蟋蟀发出低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不知不觉间,秋意弥漫林间,
# 林薄:草木生长茂密之处。,商意:秋意,秋气。
"萧然万籁涵虚清":周遭万物萧疏,万籁俱寂中透着空灵清澈。
# 涵虚清:映在水中的天空清澈明净。,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声音。
"床前赖有短檠在":幸亏床前有矮脚灯架,
# 短檠:矮灯架,借指小灯。,床前:一作近床。
"及此读书功更倍":借着这灯光读书,功效更增数倍。
# 及:一作对。
"读书之乐乐陶陶":读书的乐趣让人陶醉,
"起弄明月霜天高":起身欣赏明月,此时霜天高远,夜色清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诗,也是一首读书题材的诗。描绘了秋夜落叶声响、篱豆花开、蟋蟀鸣叫的景致,营造出静谧而富生机的氛围,展现了秋意渐深、万物归宁的沉静及诗人伴灯勤勉读书的场景,体现了宁静致远、勤勉向上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读书生活的热爱与满足及沉醉其中的愉悦。
2. 分段赏析
开篇“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诗人以细腻的听觉描写切入,昨夜庭院前落叶簌簌作响,篱笆旁豆花悄然绽放,蟋蟀在暗处低吟,短短两句,便将秋夜的声音与景致勾勒得栩栩如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为后文读书场景做铺垫。“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商意”即秋意,诗人在此巧妙点明季节,随着夜色渐深,不知不觉间秋意已弥漫林间,周遭万物在夜色中显得萧疏冷落,然而这份清冷却蕴含着一种空灵澄澈之美。此联从整体上渲染秋夜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寂静清幽的秋夜之中。后四句转入对读书场景的描写,“床前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短檠”指矮脚灯架,诗人庆幸床前有灯火相伴,在这静谧的秋夜,借着灯光读书,效率倍增,凸显出秋夜环境对读书的助益。“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诗人直言读书带来的快乐让人陶醉,甚至兴致盎然地起身赏月,此时明月高悬,霜天高远,诗人将读书之乐与自然之美相融合,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心境。
上一篇:宋·胡铨《好事近·富贵本无心》
下一篇:宋·邵雍《落花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