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可沁诗脾":一潭深水澄清见底,沁人心脾,
# 诗脾:诗人的心脾。,沁:浸润。,一泓清:一道或一片清水。
"冷暖年来只自知":一潭深水澄清见底,沁人心脾,
# 自知:表示他人无法懂得。,年来:年来年去。
"流出西湖载歌舞":当泉水流到西湖那载歌载舞的游船处时,
# 载歌舞:这里是说冷泉水流人西湖后承载的是亦歌亦舞的游船。
"回头不似在山时":就不似原来在山中那般清澈明亮了。
# 似:《宋诗纪事》卷七四作是。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咏物兼讽喻诗。通过冷泉从山中清冽到流入西湖后浑浊的对比,揭露南宋官僚权贵奢靡享乐对高洁品格的侵蚀,并借泉水之变警示世人慎始慎终、坚守本心,抒发了对世风堕落的忧愤与对初心迷失的痛惜。
2. 写作手法
对比:将“一泓清可沁诗脾”所描绘的在山泉水的清澈宁静,与“流出西湖载歌舞”展现的出山后流入西湖的繁华热闹作对比,突出了世事的变化以及作者内心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一泓清可沁诗脾”,开篇便生动地描绘出冷泉那一眼清泉的明澈清凉,“沁”字精准地表现出泉水的清凉能够浸润诗人的身心,仿佛能渗透到诗人的诗思之中,让人感受到泉水的清爽宜人。“冷暖年来只自知”,这里的“冷暖”,表面说的是泉水的温度,实则更多地暗指世态炎凉。泉水年复一年流淌,其中的冷暖只有它自己清楚,诗人借泉水来暗示自己对世情冷暖的深刻体会,蕴含着一种对世事的无奈与感慨,也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流出西湖载歌舞”,诗人笔锋一转,描绘出泉水流出山后,来到西湖的情景。西湖之上,充满了轻歌曼舞,热闹非凡。这里的“载歌舞”形象地展现出西湖的繁华热闹,而这繁华与前面山中泉水的清澈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回头不似在山时”,诗人想象泉水回头看自己,会发现已不再是在山中时那般纯净清澈了。诗人借泉水出山后的变化,以小见大,将出山之水与在山之水进行对比,一方面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达官贵人纸醉金迷、穷奢极侈的糜烂生活,对“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种腐朽现象表示不满;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一种处世的哲理,告诫人们要坚守初心,不要被世俗的污浊所沾染,如同泉水在山中时应保持纯净一样,要慎始慎终、洁身自好。
4. 作品点评
全诗以冷泉为喻,既对当时官宦富户穷奢极侈、“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腐朽世风深感不满,又借此揭示处世准则,劝诫世人当慎始慎终、洁身自好。将说理与写景相融,是此诗在题写山水名胜时的鲜明特色,亦为宋人绝句常见手法。唐代白居易《白云泉》诗赞叹山泉在山之悠然,以出山泉水喻世路坎坷,与林稹此诗用意相近,可并置参读。元代韦居安《梅涧诗话》对该诗颇为称赏,其援引临川陈藏一绝句,认为二者成就相近,然同为题冷泉亭之作,陈诗理趣显然难与林诗匹敌。
上一篇:宋·司马光《大热》
下一篇:宋·徐昌图《河传·秋光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