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ù
yīng
tái
jìn
·
·
duō
cái

朝代:宋作者:佚名浏览量:3
duō
cái
lián
mìng
liú
róu
suì
huā
jiān
rěn
xiě
duàn
cháng
dào
páng
yáng
liǔ
qiān
wàn
zhù
fēn
chóu
biàn
便
jiào
yuán
jìn
jīn
shēng
shēn
qīng
zhuō
yuè
méng
yán
shì
mèng
zhōng
hòu
huí
jūn
ruò
chóng
lái
xiāng
wàng
chù
bēi
jiǔ
jiāo
fén

译文

爱惜你的才华,只叹息可怜自己福薄、命浅,没有办法将你留住。我揉碎了精美的花笺,不忍心写下这让人肝肠寸断的词句。路边的杨柳枝条,依依相护,那千丝万缕的柳枝,却抵不过、我心中哪怕一分的愁绪。怎么诉说我俩的夫妻深情。我俩恩爱已到尽头无福,轻信他言嫁给了你,已不能更改人生路。指着月亮山盟海誓,你我不是梦幻空语,而是真实事情的错误。假若夫君你下一次再来,足驻切记不忘记我的话,望你拿一杯祭酒宽恕、浇洒在我的坟墓处。

逐句剖析

"惜多才":爱惜你的才华,

# 多才:指富有才华的人。

"怜薄命":只叹息可怜自己福薄、命浅,

"无计可留汝":没有办法将你留住。

"揉碎花笺":我揉碎了精美的花笺,

# 花笺:印有花纹的纸笺。

"忍写断肠句":不忍心写下这让人肝肠寸断的词句。

"道旁杨柳依依":路边的杨柳枝条,依依相护,

"千丝万缕":那千丝万缕的柳枝,

"抵不住、":却抵不过、

"一分愁绪":我心中哪怕一分的愁绪。

"如何诉":怎么诉说我俩的夫妻深情。

"便教缘尽今生":我俩恩爱已到尽头无福,

# 便:犹言虽或纵然。

"此身已轻许":轻信他言嫁给了你,已不能更改人生路。

"捉月盟言":指着月亮山盟海誓,

# 捉月盟言:此指当初在月下立的盟誓。

"不是梦中语":你我不是梦幻空语,而是真实事情的错误。

"后回君若重来":假若夫君你下一次再来,

"不相忘处":足驻切记不忘记我的话,

"把杯酒、":望你拿一杯祭酒宽恕、

"浇奴坟土":浇洒在我的坟墓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祝英台近·惜多才》为南宋词人戴复古之妻所作的一首饯别词。词的上片细致描绘了她与丈夫分别前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展现出作者以死殉情的坚定决心。词的结尾,作者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希望丈夫能以杯酒洒于坟前,这背后是她渴望被铭记的殷切期盼,仿佛在诉说,若能如此,即便身处九泉之下,亦能感到慰藉。全词情感真挚纯粹,艺术造诣颇高,语言婉转含蓄,意蕴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戴复古未出仕时流落武宁,当地一富家老翁赏识其才华,将女儿许配给他。婚后两三年,戴复古突然提出要回乡。经妻子追问,他才道出自己早已娶妻的实情。妻子向父亲说明后,老翁勃然大怒,好在经她委婉劝解,方才平息。此后,她将全部嫁妆赠予戴复古,并写下《祝英台近》。待戴复古离开,她选择投水自尽,这首饱含深情与无奈的词作,也成为她与戴复古的最后道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饯别词。全词语言直白晓畅,描绘了与丈夫诀别前的依依惜别之情,倾诉以死殉情的决绝心意,表达了对丈夫深沉而凄恻的眷恋。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直接抒发对丈夫才华的珍惜与自身薄命被弃的无奈,毫不掩饰内心的绝望与眷恋,让情感直白倾泻,增强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上片起笔“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以宋元时期恋人互称的“多才”亲昵唤夫,瞬间勾勒出深情与绝望交织的悲剧底色。在古代,婚姻常由父母之命决定,父亲因赏识戴复古的才华,将她许配,婚后她亦倾心相恋,本以为觅得良人,却不料丈夫早有原配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袭来。即便深陷背叛的痛苦,她仍难舍对丈夫的眷恋,只能将这悲剧归咎于自身薄命,纵使使出浑身解数挽留,也无力改变丈夫离去的结局。“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以极具张力的动作细节,将诀别时的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展开又揉碎的不仅是花笺,更是她那颗被伤得千疮百孔的心,生动地刻画了她面对离别时内心的纠结与悲戚。“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化用《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经典成句,以乐景写哀情,赋予道旁摇曳的柳丝惜别之意,仿佛连杨柳都在为这离别而不舍。然而,即便万千柳丝饱含缱绻深情,却也不及她心中愁绪的万分之一。此处通过强烈的对比与精妙的比兴手法,将她内心的缠绵柔情与无尽悲伤推向高潮,委婉而深沉地传达出离别的伤痛。下片“如何诉。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直面无可挽回的结局,满心的委屈、哀怨与不舍,却不知该从何说起。她平静地接受了今生夫妻缘分已尽的现实,一句“此身已轻许”,看似是在埋怨父亲当初草率地将自己许配给丈夫,实则更多的是自怨命薄,与开篇的“怜薄命”相呼应。这份哀而不怨的情感,恰如其分地展现出她柔厚的性情,即便被背叛,对丈夫的爱依然难以割舍。“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短短八字,饱含着她对昔日海誓山盟的追忆与誓言落空的失望。曾经,丈夫许下“捉月”般浪漫而坚定的承诺,可如今,不过短短三年,那些美好的誓言都已化为泡影,令人感慨万千。词作以“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收尾,在绝望中迸发出最炽热的深情。她没有对丈夫的背叛进行任何指责,只是怀着最后一丝期待,希望丈夫若有重来此地的一天,如果还未将她遗忘,就请把一杯酒浇在她的坟土之上。这一请求超越了生死,将她对丈夫执着而热烈的爱凝固成永恒,即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盼着丈夫能够铭记这份深情。如此痴绝的情感,极具震撼力,也让整首词的悲剧色彩与艺术感染力达到顶峰,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真率,可迸人翻泪。

明文学家、戏曲家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十一

# 戴石屏妻之《怜薄命》,徐君宝妻之《满庭芳》,有《柏舟》自矢之风。

近代文学家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榴花》

下一篇:宋·释慧开《偈颂八十七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