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óng
guī
suì
yùn

朝代:宋作者:舒邦佐浏览量:3
liǎng
bìn
diǎn
qiū
shuāng
hēi
bái
jiāo
xiāng
dǎo
zhǐ
shǔ
xíng
nián
xié
suì
shǐ
qiān
jīng
tàn
guān
shēng
xuān
bào
zhú
xiǎo
jīng
shù
yòu
shì
nián
xīn
sān
bǎi
liù
shí

译文

两鬓像染上了秋霜,黑发白发交错相间。倒着数算走过的年岁,如同太阳西斜、一年将尽。当初曾玷污了千卷佛经,常常感叹戴儒冠是种耽误。夜里爆竹声喧闹,清晨的火炬惊起了树上的乌鸦。又迎来一个新的年头,三百六十天已过。

逐句剖析

"两鬓点秋霜":两鬓像染上了秋霜,

"黑白交相互":黑发白发交错相间。

"倒指数行年":倒着数算走过的年岁,

"如日斜岁暮":如同太阳西斜、一年将尽。

"始污千佛经":当初曾玷污了千卷佛经,

"颇叹儒冠误":常常感叹戴儒冠是种耽误。

"夜声喧爆竹":夜里爆竹声喧闹,

"晓炬惊鸦树":清晨的火炬惊起了树上的乌鸦。

"又是一年新":又迎来一个新的年头,

"三百六十度":三百六十天已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洪龟父岁暮韵》是南宋诗人舒邦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以岁暮为背景,通过自述两鬓斑白、时光流逝之叹,结合爆竹喧闹、新岁更迭的景象,抒发了对人生迟暮、儒冠误身的感慨,以及对岁月循环的深沉思考。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喟叹,也暗含对时光易逝的普遍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两鬓点秋霜,黑白交相互。倒指数行年,如日斜岁暮”,诗人以“秋霜”喻两鬓白发,既写实又象征岁月侵蚀的痕迹。“倒指数行年”一句,通过“倒指”的动作,将追忆过往的沉郁感具象化;而“日斜岁暮”的比喻,则将人生比作西沉的落日,暗含迟暮之叹。四句层层递进,勾勒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为全诗奠定了感怀的基调。中间四句“始污千佛经,颇叹儒冠误。夜声喧爆竹,晓炬惊鸦树”,笔锋陡转,从个人经历切入。“污千佛经”或暗指弃儒从佛的无奈选择,“儒冠误”则直抒胸臆,表达对科举仕途的失望,情感由沉郁转向悲愤。后两句转而描绘岁暮节日的喧闹:爆竹声打破夜空,火炬的光亮惊飞树上的乌鸦。然而,这热闹的背后,却暗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后两句“又是一年新,三百六十度”,以“新岁”呼应“岁暮”,通过“三百六十度”的周天之数,将时间具体化,隐含对人生轮回的无奈接受。诗人未直接抒发感慨,却以数字的周而复始,传递出对生命流逝的哲思,使全诗在感怀之余,多了几分超然的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咏《弱柳》

下一篇:宋·黄庭坚《南乡子·今年重九,知命已向成都,感之,次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