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shí
shǒu

朝代:宋作者:释智鉴浏览量:3
bǎi
fēi
jué
tòu
wēi
qíng
wàng
shàng
zhú
fáng
liú
shuǐ
guò
shān
gāo
ài
bái
yún
fēi

译文

断绝所有是非对错的执念,穿透细微幽玄的终极境界,忘却四句偈颂的情感牵绊,触发深妙的禅宗玄机。竹林纵然茂密丛生,清泉依旧能汩汩流过,山峰就算高耸入云,白鹤仍可自在地展翅翱翔。

逐句剖析

"百非路绝透离微":断绝所有是非对错的执念,穿透细微幽玄的终极境界,

"四句情忘发上机":忘却四句偈颂的情感牵绊,触发深妙的禅宗玄机。

# 四:一作回。

"竹密不妨流水过":竹林纵然茂密丛生,清泉依旧能汩汩流过,

"山高岂碍白云飞":山峰就算高耸入云,白鹤仍可自在地展翅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颂古十一首(其四)》是宋代僧人释智鉴创作的禅诗作品。此诗以简练的语言阐发禅宗玄理,通过意象化的自然景象传递深邃哲思。前两句“百非路绝透离微,四句情忘发上机”直指禅悟境界:超越是非分别的迷障,破除语言概念的执着,在“不立文字”的禅机中抵达微妙至境。后两句“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以自然意象为喻,竹林之密难阻流水穿行,山岳之高不碍白云飘逸,暗喻禅道超越形相拘限,彰显“处处道场”“本来无碍”的悟道真谛。用日常经验中的自然现象诠释佛法大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百非路绝透离微”句开篇即切入禅宗核心命题。“百非”指一切妄执分别,“路绝”喻示斩断逻辑思辨的迷途,“透离微”三字层层递进:既指超越是非对立的“离四句绝百非”(《楞伽经》),又暗含“离微”这一禅宗重要概念——离相显性、微妙难思的究竟境界。诗人以否定性表述完成对禅悟境界的肯定,凸显“不立文字”的禅门特质。“四句情忘发上机”承接前句深化禅机。“四句”既指佛教经典的四句偈颂,亦暗含逻辑思维的局限;“情忘”强调破除分别妄想,与“百非路绝”形成互文。当修行者超越情识执着时,本自具足的“上机”(玄妙禅机)自然显现。此句以“忘”为枢机,呼应六祖慧能“本来无一物”的顿悟观,在否定中抵达肯定之境。“竹密不妨流水过”转写具象意象,却暗藏机锋。竹林之“密”象征世俗纷扰与知见障碍,流水之“过”则喻示真如本性不受遮蔽。此句化用《景德传灯录》“竹密不妨流水过”的公案,以自然现象诠释禅宗“烦恼即菩提”的辩证思维:外在形相的阻碍恰成显发本心的资粮,与“不昧因果”思想深度契合。“山高岂碍白云飞”收束全诗,以更高远的意象升华主题。山岳之“高”象征修行阶位或知见执着,白云之“飞”则象征般若智慧的超越性。此句暗含《金刚经》“法尚应舍”的深意:纵使证得崇高境界,亦不可执著于相。白云自由穿行于山巅的意象,生动演绎了禅宗“处处道场”“本来无碍”的悟道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可旻《渔家傲·挂怀》

下一篇:宋·黄庭坚《次韵几复和答所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