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èr
shí
shǒu

朝代:宋作者:释了一浏览量:3
bái
jiē
tóu
xíng
jiān
shān
gāo
ài
bái
yún
fēi
zhú
fáng
liú
shuǐ
guò

译文

白天独自在街头行走,夜晚独自在屋内安卧。山再高也不会阻碍白云飘飞,竹林再密也不会阻挡流水经过。

逐句剖析

"白日街头独自行":白天独自在街头行走,

"夜间屋里独自卧":夜晚独自在屋内安卧。

"山高不碍白云飞":山再高也不会阻碍白云飘飞,

"竹密不妨流水过":竹林再密也不会阻挡流水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颂古二十首(其一)》是宋代禅僧释了一的禅诗的一首,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修行者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白日街头独自行走、夜间独自卧床的场景,以及山高不碍白云飞、竹密不妨流水过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领悟和对世间万象的超脱态度。诗中蕴含的禅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的深刻洞察,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关于“空”与“自在”的境界。全诗语言平实,却蕴含深刻的禅理,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超脱和对自然本真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白日街头独自行,夜间屋里独自卧”​​,通过“独自行”“独自卧”的重复,刻画了禅者远离尘嚣、孤寂而自在的生活状态。表面上是写实,实则暗喻禅者不依赖外境、内心独立的修行境界——无论身处闹市还是静室,都能保持心灵的自由与安宁。​​后两句“山高不碍白云飞,竹密不妨流水过”​​,诗人以自然景象为喻,进一步阐释禅宗“无碍”的核心思想。山再高,也无法阻挡白云的飘逸;竹林再密,也不能截断流水的奔涌。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象征禅者的心境:​​外界的障碍(如世俗烦恼、名利束缚)如同高山与密竹,但真正的觉悟者(如白云与流水)依然能够自在无碍地通行​​。禅宗强调“心无挂碍”,即内心不被外物所困,方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解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惟一《危峰》

下一篇:宋·葛立方《韩干画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