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宫柳拂宫墙":在春风中,枝头招展的碧绿宫柳,多情地拂试着红色宫墙,
# 宫柳:指汴京的北宋故宫。,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楼殿无人春画长":画楼深殿空寂无人,漫长的春日在悄然而艰难地流逝。
# 楼殿无人:暗示国破人亡。
"燕子归来依旧忙":梁上旧燕归来,依旧忙着飞进飞出,经营旧窠。
"忆君王":回想起君王来。
"月破黄昏人断肠":明月拨开黄昏的帷幕,国破家亡,流落异乡,人们一想就难过得断肠。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怀国念君的词。词作借宫柳、空殿、归燕等景象,表达了词人目睹金人南侵、君主被掳后的沉痛心情,字里行间充满忠愤之情与凄凉怨慕之感,是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作品。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等景,将宫柳摇曳、楼殿空寂的景象与亡国之痛、思君之情融合。柳枝轻柔、白昼漫长本是寻常之景,却因词人内心的哀伤,染上孤寂色彩,以景传情,含蓄表达情感。烘托:以“楼殿无人春昼长”描绘宫殿空寂、春日漫长之景,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亡国后的凄凉氛围。“月破黄昏人断肠”中,暮色渐浓至月亮升起的黄昏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对君王深切的怀念之情,以及因国破君掳而生的悲痛欲绝之感,使情感表达更为深沉浓烈。对比:以燕子“依旧忙”的动态,与楼殿“无人”的静态形成鲜明对比。燕子不知世事更迭,照常筑巢,而宫殿主人已换,江山易主,通过这种对比,深化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与今昔巨变的悲凉。
3. 分段赏析
上片:“依依宫柳拂宫墙”,起笔勾勒出一幅轻柔温婉的画面,“依依”叠词生动地赋予宫柳以柔软婀娜之态,柳枝轻拂宫墙,看似静谧美好,却暗含无限寂寥。紧接着“楼殿无人春昼长”,“无人”二字瞬间打破表面的宁静,点出宫殿的荒芜,曾经的繁华不再,空留寂静。而“春昼长”则巧妙地将客观景物转向主观感受,春日白昼的漫长,更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景为情使,情因景生,亡国后的凄凉之感跃然纸上。“燕子归来依旧忙”一句,以燕子的动态画面进一步强化情感表达。燕子不知世事变迁,依旧忙着衔泥筑巢,它们的“依旧忙”与宫殿的荒芜形成鲜明对比,暗含江山易主、人事全非的沧桑巨变,仿佛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另一种写照,物是人非的今昔之感愈发浓烈。下片:“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开篇直抒胸臆,点明词作怀念君王的主旨。“月破黄昏”,一个“破”字极为精妙,不仅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冲破黄昏暮色渐渐升起的过程,更暗示着词人从清晨至黄昏,再到月上柳梢,整日都沉浸在对君王的思念之中,不言相忆之久,而时间之长自见。“人断肠”三字则直白而强烈地倾诉出词人内心的悲痛,将这份怀念之情推向高潮。暮色与月色的映衬下,昔日的宫柳凝绿、笙歌彻旦与今朝的楼殿无人、月破黄昏形成强烈对比,亡国之痛与思君之情交织在一起,愈发浓烈,余韵悠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情感冲击,尽显抒情之真挚与艺术之精妙。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以含蓄手法抒发深沉感慨,将山河破碎、君王被掳的历史悲剧,巧妙融入“宫柳依依”“楼殿寂寂”的景象之中。词人借物是人非的变迁,不着实语却真切动人地表达出亡国之痛,尽显哀婉深沉的艺术感染力。
# 忠愤之气寓于声律,宜表出之。
明杨慎《词品》
下一篇:宋·舒岳祥《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