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

朝代:宋作者:郑会浏览量:3
xiāng
mèng
qiè
chūn
hán
cuì
yǎn
chóng
mén
yàn
xián
qiāo
duàn
chāi
hóng
zhú
lěng
chéng
yīng
shuō
dào
cháng
shān

译文

荼蘼飘香于幽梦里深闺寂寂惧怯春寒,绿树遮掩重重门户燕子不飞栖息于梁间。思念远人敲断玉制的头钗红烛也因夜深而清冷,你在家计算我的旅程该在说已经到了常山。

逐句剖析

"酴醾香梦怯春寒":荼蘼飘香于幽梦里深闺寂寂惧怯春寒,

# 酴醾:即荼蘼,也叫佛见笑,蔷薇科,春末开花,清香远溢。

"翠掩重门燕子闲":绿树遮掩重重门户燕子不飞栖息于梁间。

# 闲:安静。,重门:重重门户。,翠:指苍翠的树木。

"敲断玉钗红烛冷":思念远人敲断玉制的头钗红烛也因夜深而清冷,

# 红烛冷:指烛光越来越暗。,玉钗:古时妇女头上的饰物。钗柄分成两股,形状似钳,常用以剪剔烛花。

"计程应说到常山":你在家计算我的旅程该在说已经到了常山。

# 常山:县名,今浙江常山县。,计程:计算路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邸间壁》是南宋诗人郑会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以想象为核心手法,前两句勾勒春夜清冷、重帘翠掩、燕子闲静之景,渲染思妇独居寂寥;后两句聚焦“敲断玉钗”“红烛冷”细节,虚构思妇念夫、计程盼归的场景。全诗借思妇视角与心理,实则寄托诗人自身思妻深情,以思夫心境映射思妇情感,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将思念的细腻与深沉融入场景描绘,展现古典诗歌以幻写实、共情互衬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题邸间壁》为南宋郑会所作七言绝句,创作年代不详。诗人羁旅途中思乡情切,于旅社墙壁即兴题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思亲的七言绝句诗。全诗描绘了春夜清冷、重帘翠掩之景,先勾勒其妻独居寂寥,以“敲断玉钗”“红烛冷”的想象细节,呈现思妇盼归心境,实则以思妇情表自身思妻意,传递出深切思念与情感共鸣。

2. 写作手法

衬托:“翠掩重门燕子闲”,“翠掩重门”营造出静谧、幽深氛围,“燕子闲”勾勒出燕子悠然之态,二者共同衬托出室内之人因“酴醾香梦怯春寒”而有的孤寂,借环境的静与燕子的闲,突出人物在春寒中独处、盼归的情思,让孤寂之感显得更加深沉。

3. 分段赏析

首句“酴醾香梦怯春寒”,以不同的意象组合开篇。“酴醾”本是春日繁花,这里指思妇甜美的梦境,花朵的芬芳与梦境的温馨相互呼应,既暗藏诗人对妻子的相思,又为后文写梦被惊扰做铺垫。“怯”字尤为精妙,将抽象的“春寒”对梦境的冲击,化作思妇的主观感受,即便有美好的香梦,也敌不过春夜孤寂带来的“怯”,暗示出思妇独处空闺的凄凉处境,为全诗奠定哀愁基调。次句“翠掩重门燕子闲”,从视觉与氛围渲染和深化孤独。“翠掩重门”描绘出春日深闺的封闭景象,翠绿的帘幕、厚重的门户,将思妇与外界隔绝,凸显了孤寂;“燕子闲”以鸟儿的闲适反衬思妇的孤独。燕子尚可归巢相伴,思妇却独守空房,“闲”字双关,既写燕子栖息的安静,又隐射思妇四顾寂寥、无人诉说的心境,以物衬人,让孤寂感更加强烈。第三句“敲断玉钗红烛冷”,聚焦细节刻画思妇深情。“敲断玉钗”这一动作,将思妇的思念具体化。玉钗本是梳妆器物,思妇因思念丈夫,无心打扮,却又借敲钗计算归期,反复的动作里,是无尽的牵挂与怅惘,“敲断”表明了思念之深、时间之久。“红烛冷”从环境侧面烘托,红烛燃尽渐冷,暗示长夜将尽,思妇在漫漫长夜中,以敲钗寄情,容颜渐老、青春消磨,却依旧盼归不得,冷的不仅是红烛,更是思妇的心境,把思念的苦涩渲染得淋漓尽致。末句“计程应说到常山”,此句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计程”点破了思妇愁绪的根源——对丈夫归期的牵挂,让前文“香梦”“燕子闲”“敲断玉钗”等情景有了明确情感方向。“应说到常山”以猜测的口吻,既体现思妇对丈夫行程的关注,也暗示这一切是诗人在常山旅舍的想象。诗人以己之思,揣度妻子盼归之心,“应”字传递出夫妻间心意相通的默契,更增添了思念的深沉。同时呼应出标题“题邸间壁”,点明诗作是羁旅中的感怀,借思妇视角,将个人思妻之情,融入思妇盼夫的共情场景,使情感超越了性别与角色,展现出古典诗词中“思”主题的细腻。

4. 作品点评

初读《题邸间壁》,易觉是诗人羁旅梦遇妻守孤灯、彻夜难眠。细品情感脉络,方知这春梦非诗人所做,而是他客居常山旅舍时,对家中妻子的想象:猜想她如何在春夜陷入寂寥香梦,又因思念自己,愁得敲断玉钗,还掐算归程盼相聚。这般构思跳出常规思妇诗的视角,借丈夫揣度思妇的独特路径,让思念之情在想象互动里沉淀,使诗作于精巧构思中,流淌出深沉且别致的牵挂,尽显不俗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写羁旅在外的自己怀念在家的妻子,但却笔笔写妻子对自己的怀念,构思新颖而婉曲。“敲断玉钗”句,与宋代赵师秀《约客》之“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有异曲同工之妙。玉钗敲断,红烛已残,悬想妻子离愁之乱,忆念之深,也表现了自己在外之怀人念远,如此一笔两写,一语百情,诗学合于经济学。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元洛《历代文人爱情诗词曲三百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度宗《授衣》

下一篇:宋·吴芾《咏松(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