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ng
lóu

朝代:宋作者:张顒浏览量:3
cuī
hào
shī
zài
shàng
tóu
dēng
lín
gèng
míng
sōu
lóu
qián
huáng
chóng
jiàn
jiàn
wài
cháng
jiāng
kōng
liú
wàn
qǐng
yān
yún
lián
mèng
chuān
fēng
jǐng
jiè
西
zhōu

译文

崔颢已经在黄鹤楼上题过诗,登上黄鹤楼又何必过分追求深入探索。楼前的黄鹤没有再出现,栏外的长江自由地流淌。成片的云彩倒映在远处的水泽上,美丽的风景像西州。

逐句剖析

"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已经在黄鹤楼上题过诗,

"登临何必更冥搜":登上黄鹤楼又何必过分追求深入探索。

"楼前黄鹤不重见":楼前的黄鹤没有再出现,

"槛外长江空自流":栏外的长江自由地流淌。

"万顷烟云连梦泽":成片的云彩倒映在远处的水泽上,

"一川风景借西州":美丽的风景像西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黄鹤楼》是北宋诗人张颙创作的七言律诗,以黄鹤楼为题,借崔颢典故抒怀。首联点明黄鹤楼的文化积淀,暗示登临者无需刻意寻觅佳句,眼前实景已足引发幽思。颔联以虚实相生手法,既写黄鹤渺然难觅的怅惘,又借长江奔涌暗喻时光永恒,形成历史沧桑与自然不息的张力。颈联转而铺陈阔大视野,烟云与梦泽相接、川泽与西州相借,以空间延展消解个体愁绪,收束于超然物外的禅意。尾联残缺,但全诗已通过虚实对照与意境升华,完成对时空哲思的凝练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登楼诗。此诗用简洁明快的文字勾勒出黄鹤楼之美,抒写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礼赞,提出对生活的反思,显示出宋代文人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

2. 分段赏析

“崔颢题诗在上头,登临何必更冥搜”,前两句当提及崔颢在楼上所作的诗时,这象征着黄鹤楼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人雅士的辉煌。然后,诗人反过来质问那些登上黄鹤楼的人,为什么还要追求其他的风景,暗示黄鹤楼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没有必要再去寻找其他。“楼前黄鹤不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第三、四句描述了楼的前方展现了黄鹤的壮观景色。黄鹤代表着高尚和自由的飞翔,这也意味着诗人所看到的风景已经足够壮观,无需再次出现。“万顷烟云连梦泽,一川风景借西州”,接下来的两句把目光投向长江。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是波澜壮阔、奔流不息生命力的象征。诗人们说长江从楼外畅流而过,抒写着赞美自然、思索人生之情。长江这样畅通无阻,同时又提示着生命要顺应自然之路,而不能过分约束自己。最后两句用开阔的眼界,开阔的景色作为诗篇的终结。诗人称烟云与梦泽连为一体,表现出梦幻而又超脱于现实之外的情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下一篇:宋·陈普《孟子·大丈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