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ìn
yuán
chūn
·
·
méi

朝代:宋作者:吴渊浏览量:3
shí
yuè
jiāng
nán
fān
chūn
xìn
píng
lán
zhèng
lián
biān
sài
jiǎo
shēng
sān
nòng
rén
xiāng
guó
chóu
qiān
bān
cǎo
cǎo
cūn
shū
shū
luò
yóu
huā
jiān
céng
zhuó
ān
chá
ōu
wèn
huí
yín
rào
lěng
dàn
xiāng
kàn
kān
lián
yǐng
luò
nán
yòu
yuè
rén
gēng
lòu
sān
suī
lín
yōu
shù
zhī
piān
shòu
cún
dǐng
nài
diǎn
wēi
suān
sōng
zhú
jiāo
méng
xuě
shuāng
xīn
shì
duàn
shì
píng
shēng
kěn
hán
lín
zài
qiàn
shī
rén
wèi
shān

译文

在十月的江南,迎来了一番春天的讯息,我却害怕倚靠在玉石栏杆上。此时此地与边塞相连,那凄凉的角声吹奏了三遍,让人不禁思念起故乡和家国,心中的愁绪千头万绪,难以排遣。那简陋而质朴的村庄,稀疏的篱笆错落有致,我还记得曾经在那花丛间建造过小庵。喝完茶后,我曾多次在梅树旁徘徊吟诗,与梅花冷淡相对,细细品味它的风姿。梅花实在值得怜爱。它的影子落在溪流的南岸。当明月高挂在中天,已经是三更时分,四周无人,只有那更漏声滴答作响。虽然生长在空旷的树林和幽深的山谷之中,几枝梅花显得格外清瘦,但它却有着成为鼎鼐中调味珍品的潜质,花朵中蕴含着一丝微微的酸意。梅花与松树、竹子结为盟友,有着面对雪霜也不改变的高尚情怀,它断然是一生都不肯向寒冷屈服的。林逋若还在世,我就请诗人你这次前去,替我向西湖的山水和林逋诉说梅花的这番高洁品质。

逐句剖析

"十月江南":在十月的江南,

"一番春信":迎来了一番春天的讯息,

# 春信:春天的信息。

"怕凭玉栏":我却害怕倚靠在玉石栏杆上。

# 玉栏:栏杆的美称。,凭:依着、靠着。

"正地连边塞":此时此地与边塞相连,

"角声三弄":那凄凉的角声吹奏了三遍,

# 弄:乐曲一阙或演奏一遍称一弄。角曲中有《大梅花》《小梅花》。

"人思乡国":让人不禁思念起故乡和家国,

# 乡国:家乡。

"愁绪千般":心中的愁绪千头万绪,难以排遣。

"草草村墟":那简陋而质朴的村庄,

"疏疏篱落":稀疏的篱笆错落有致,

"犹记花间曾卓庵":我还记得曾经在那花丛间建造过小庵。

"茶瓯罢":喝完茶后,

"问几回吟绕":我曾多次在梅树旁徘徊吟诗,

"冷淡相看":与梅花冷淡相对,细细品味它的风姿。

"堪怜":梅花实在值得怜爱。

"影落溪南":它的影子落在溪流的南岸。

"又月午无人更漏三":当明月高挂在中天,已经是三更时分,四周无人,只有那更漏声滴答作响。

# 月午:月至午夜,即半夜。

"虽虚林幽壑":虽然生长在空旷的树林和幽深的山谷之中,

"数枝偏瘦":几枝梅花显得格外清瘦,

"已存鼎鼐":但它却有着成为鼎鼐中调味珍品的潜质,

# 鼎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

"一点微酸":花朵中蕴含着一丝微微的酸意。

"松竹交盟":梅花与松树、竹子结为盟友,

"雪霜心事":有着面对雪霜也不改变的高尚情怀,

"断是平生不肯寒":它断然是一生都不肯向寒冷屈服的。

"林逋在":林逋若还在世,

# 林逋:宋代诗人。隐居西湘孤山,终生不娶,好种梅养鹤,因有“梅妻鹤子”之称。

"倩诗人此去":我就请诗人你这次前去,

"为语湖山":替我向西湖的山水和林逋诉说梅花的这番高洁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沁园春·梅》是宋代词人吴渊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十月江南春信至,作者怕凭玉栏,由边塞角声引发思乡之愁,又忆起曾在花间草庵饮茶、绕梅吟咏的过往。下片着重写梅,描绘月下溪南梅影,赞颂其于幽壑中清瘦却具“鼎鼐”之质,借松竹、雪霜凸显梅的高洁孤傲。全词借梅抒怀,寄寓了词人的品格追求与精神志向,含蓄蕴藉,韵味深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十月江南,一番春信,怕凭玉栏。”三句点明时间和地点,十月的江南已有春的讯息,“怕凭玉栏”则流露出词人的复杂情绪,不敢凭栏,怕引发更多愁绪,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正地连边塞,角声三弄,人思乡国,愁绪千般。”“正地连边塞”交代所处环境靠近边塞,“角声三弄”描绘出角声传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人思乡国,愁绪千般”直接表明词人因身处边塞而思乡,心中充满千般愁绪。“草草村墟,疏疏篱落,犹记花间曾卓庵。”“草草村墟,疏疏篱落”描绘了乡村简陋、稀疏的景象,“犹记花间曾卓庵”则回忆起曾经在花丛间搭建草庵的情景,今昔对比,增添了几分感慨。“茶瓯罢,问几回吟绕,冷淡相看。”“茶瓯罢”表示喝完茶后,“问几回吟绕”写出词人多次围绕着梅花吟诗,“冷淡相看”则体现出词人对梅花的一种清冷、淡然又深情的态度,突出梅花在词人心中的独特地位。下片:“堪怜。影落溪南。又月午无人更漏三。”“堪怜”直接表达出对梅花的怜惜之情,“影落溪南”描绘出梅花的影子落在溪南的画面,营造出静谧的氛围,“又月午无人更漏三”则点明时间已到午夜,更漏已响了三次,且无人相伴,进一步渲染出孤寂的氛围。“虽虚林幽壑,数枝偏瘦,已存鼎鼐,一点微酸。”“虽虚林幽壑,数枝偏瘦”写出梅花生长在空旷的山林、幽深的沟壑中,枝条显得格外清瘦,展现出梅花的清逸之姿;“已存鼎鼐,一点微酸”则暗示梅花虽看似柔弱,却有着能入鼎鼐(可比喻有治国之才)的内在品质,“一点微酸”代表着梅花的果实,象征着希望。“松竹交盟,雪霜心事,断是平生不肯寒。”“松竹交盟”表明梅花与松竹结盟,有着高洁的品性,“雪霜心事”体现出梅花不畏雪霜的志向,“断是平生不肯寒”强调梅花一生都坚守自己的气节,绝不向寒冷屈服。“林逋在,倩诗人此去,为语湖山。”“林逋在”提及爱梅的林逋,“倩诗人此去,为语湖山”则请诗人前去告诉湖山,表达出词人希望梅花的高洁品质能被更多人知晓,也寄托了词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相国寺》

下一篇:宋·强至《晓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