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ān

朝代:宋作者:王同祖浏览量:3
xiāo
xiāo
shū
zhú
xié
fēng
sān
liǎng
guī
ǎi
zhōng
kàn
dào
huā
kàn
nián
qiū
shì
yòu
chéng
kōng

译文

萧萧细雨被斜风吹得零落纷飞,暮色中几只归巢的乌鸦影渐没入霭烟。原想赏菊却见花枝凋尽,这一年的秋光,终究又空落成一场虚叹。

逐句剖析

"萧萧疏雨逐斜风":萧萧细雨被斜风吹得零落纷飞,

"三两归鸦暮霭中":暮色中几只归巢的乌鸦影渐没入霭烟。

"看到菊花无可看":原想赏菊却见花枝凋尽,

"一年秋事又成空":这一年的秋光,终究又空落成一场虚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观雨》是宋代诗人王同祖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景,以“萧萧疏雨”与“三两归鸦”勾勒出暮色中的萧瑟秋景,风雨交织的动态与归鸦暮霭的静态形成对照,暗含时光流逝的苍茫感;后两句由景入情,借“菊花无可看”的衰败景象,抒发了对秋日将尽、万物凋零的怅惘,末句“一年秋事又成空”更以直白之语强化了韶光易逝、收获成空的寂寥心境。全诗通过白描手法捕捉秋日典型意象,以疏淡笔触营造清冷意境,语言凝练而意蕴深长,既呈现了自然时序的不可逆转,也隐含着对人生际遇的微妙感怀,在简净的篇幅中寄寓了深沉的哲思与感伤。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萧萧疏雨逐斜风”此句描绘秋日黄昏雨景的动态画面。“萧萧”摹写风雨交加的萧瑟声响与氛围,“疏雨”点明雨势不疾,“斜风”则暗示风力偏劲。“逐”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刻画出风雨相随、彼此追逐的动态关系,不仅赋予风雨以生命感,更强化了秋日风雨特有的缠绵与清冷交织的意境,奠定了全诗萧索的基调。“三两归鸦暮霭中”此句勾勒暮色苍茫中的归鸦意象。“三两”极言数量之少,渲染出环境的空旷与寂寥;“归鸦”是黄昏典型意象,点明时间并暗含倦鸟思归之意;“暮霭中”则描绘出薄暮时分烟霭弥漫、天色昏沉的朦胧背景。归鸦在沉沉暮霭中若隐若现的画面,进一步烘托了环境的苍茫、孤寂与日暮途远的氛围,与前句风雨共同构成一幅凄清深沉的秋暮图景。“看到菊花无可看”此句由外景转向内心观感,形成情感转折。“看到”表明诗人曾有意寻觅秋日象征,隐含期待;“无可看”则道出结果,菊花已凋零衰败,无物可赏。此句平实道出,却蕴含强烈的失落与惆怅。菊花作为秋日最后的亮色与精神寄托,其“无可看”不仅意味着自然景物的衰残,更暗示了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精神慰藉的落空,情感陡然下沉。“一年秋事又成空”此句直抒胸臆,是全诗情感的凝结点。“一年秋事”总括整个秋天的物候变迁与人事感怀;“又成空”则饱含深沉的慨叹与幻灭感。“又”字尤为关键,既点明此非初次经历,暗示了年复一年的相似轮回与徒劳感,又强化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美好难驻的无力与悲凉。“成空”二字分量极重,将前面积蓄的风雨凄清、暮色苍茫、芳华凋零之感,最终归结为对季节更迭、生命无常的深刻喟叹,余韵悠长而苍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何大圭《小重山·绿树莺啼春正浓》

下一篇:宋·苏轼《画堂春·寄子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