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傍珠帘散漫初":悠闲地靠近珠帘开始飘散,
"垂垂欲下得风扶":快要落下时被微风轻轻托住。
"绣床渐满圆还碎":华丽的床榻渐渐铺满圆润的花瓣,
"醉目遥看有似无":醉眼朦胧中远看仿佛若有若无。
"只见鱼吞池面水":只见鱼儿吞吐着池面的水波,
"不知萍满岸头湖":却不知浮萍已铺满岸边的湖。
"往来无数香毬子":往来飞舞着无数芳香的圆球,
"粘缀春衣自不须":粘在春衣上连针线都无需缝补。
1. 分段赏析
“闲傍珠帘散漫初,垂垂欲下得风扶”两句是对柳花初绽时动态的描写。一个“闲”字赋予柳花悠然自在的姿态,仿佛柳花是带着闲适的心情,在珠帘旁开始散漫飘飞。“垂垂欲下”生动描绘出柳花将要飘落的模样,而“得风扶”则巧妙地写出风对柳花的助力,让柳花的飘落变得轻盈而富有韵律,使静态的柳花有了动态之美,展现出一幅柳花随风起舞的悠然画面。“绣床渐满圆还碎,醉目遥看有似无”两句进一步刻画柳花的形态与观感。“绣床渐满”写出柳花不断飘落,渐渐铺满绣床的情景,“圆还碎”细致描绘了柳花聚集时的形态,时而圆聚,时而散开,充满变化。“醉目遥看有似无”从观察者的视角出发,以“醉目”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远处的柳花在醉眼朦胧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营造出一种迷离梦幻的氛围,生动地表现出柳花轻盈飘忽、难以捉摸的特点。“只见鱼吞池面水,不知萍满岸头湖”两句看似在描写鱼和浮萍,实则是对柳花所处环境的侧面烘托。诗人将视线从柳花转移到池面与湖面,看到鱼儿吞食池面的水,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岸头的湖已被浮萍铺满。这里的鱼吞水、萍满湖,与柳花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图景,从侧面展现出春天的蓬勃与繁茂,也暗示了柳花在这样的环境中肆意飘飞、无处不在。“往来无数香毬子,粘缀春衣自不须”两句是对柳花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将柳花比作“香毬子”,形象地写出柳花的圆润可爱与芬芳气息,“往来无数”突出柳花数量之多,漫天飞舞的动态感跃然纸上。“粘缀春衣自不须”则表明柳花自然飘落,无需刻意装饰,便能点缀春衣,凸显出柳花的天然之美,也传达出诗人对柳花这种自然随性之美的喜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