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宋作者:释德韶浏览量:3
tōng
xuán
fēng
dǐng
shì
rén
jiān
xīn
wài
mǎn
qīng
shān

译文

通玄峰的峰顶啊,远离尘世的纷扰。世间万法皆源自人心。所见之处皆是充满禅意的青山。

逐句剖析

"通玄峰顶":通玄峰的峰顶啊,

"不是人间":远离尘世的纷扰。

# 间:一作门。

"心外无法":世间万法皆源自人心。

"满目青山":所见之处皆是充满禅意的青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是宋代释德韶创作的一首偈颂。这首偈以简洁的语言传达深刻禅理,前两句“通玄峰顶,不是人间”,描绘通玄峰顶超凡脱俗之境,暗示此乃远离尘世烦恼、可悟得禅机之地。后两句“心外无法,满目青山”,点明主旨,体现禅宗“心外无物”思想,即世间万象皆由心生,当内心觉悟,放下执念,便能发现本心与自然合一,所见皆是充满禅意的青山。该偈短小精悍,以其不同的禅理表达与空灵意境,蕴含深邃禅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通玄峰”在此可视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修行之地。诗人点明其“不是人间”,描绘出通玄峰顶超凡脱俗的情境。它脱离了尘世的纷扰、烦恼与俗念,是一个纯净、空灵的精神空间,暗示着只有在这样远离世俗喧嚣的地方,修行者才有可能摆脱尘世的羁绊,接近禅的真谛,为后文揭示禅理做铺垫,营造出一种神秘、高远的氛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心外无法”是禅宗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世间万物皆由心所生,心是一切法的根源,外在的法相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内心的投射。“满目青山”则以具体的自然景象来诠释这一抽象的禅理。当修行者悟透“心外无法”,放下对外在虚幻法相的执着,就能发现自己的本心与自然融为一体,眼中所见的青山不再仅仅是物质的山水,而是充满禅意、与内心和谐统一的存在。这两句将抽象的禅理形象化,让人在自然景象中体悟到禅宗的深邃智慧,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精神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贝守一《适意》

下一篇:宋·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