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zhōng

朝代:宋作者:秘演浏览量:3
jié
máo
lín
shuǐ
shí
dàn
xián
yín
jiǔ
hán
chán
shǎo
kōng
shān
luò
shēn
wēi
lóu
chéng
yuè
shàng
yuǎn
tīng
zhōng
xún
zuó
jiāng
sēng
xìn
lái
xīn

译文

在近山泉、山石处建了一间简陋楼房,让我可在平淡宁静中随心吟诗。久雨过后,寒蝉的鸣声渐稀,空寂的山中,落叶堆积得更深了。乘着月色登上高耸的楼阁,循着钟声寻找远处的寺庙。昨日收到江僧的来信,他说他希望能来此排解世俗杂念。

逐句剖析

"结茅临水石":在近山泉、山石处建了一间简陋楼房,

# 水石:犹言山和水,有泉水又有岩石。,临:一作邻。,结茅:指盖造简陋的房屋。因其屋顶用茅草所盖,故称。韦应物《淮上遇洛阳李主簿》诗有“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澹寂益闲吟":让我可在平淡宁静中随心吟诗。

# 闲吟:随便吟诗。,益:增加。,澹寂:恬静而又孤寂。

"久雨寒蝉少":久雨过后,寒蝉的鸣声渐稀,

"空山落叶深":空寂的山中,落叶堆积得更深了。

"危楼乘月上":乘着月色登上高耸的楼阁,

# 危楼乘月上:乘着月光爬上高高的楼顶。危楼,高楼也。

"远寺听钟寻":循着钟声寻找远处的寺庙。

# 远寺听钟寻:循着钟声去寻找远处的寺庙。

"昨得江僧信":昨日收到江僧的来信,

# 江僧:指乘船在江河上漂泊的僧人。

"期来此息心":他说他希望能来此排解世俗杂念。

# 息心:排除杂念。袁宏《后汉纪·孝明皇帝纪》云:“沙门者,漠言息心,盖息心去欲,而归于无为也”。,期: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山中》是北宋诗人秘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隐居的地方是一座幽静秀美的山,这首诗描绘了他在这座山中静修的各种情景。诗的首联点明隐居住所的简朴和周围环境的清幽;颔联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环境的寂寥与深远;颈联写趁着月色登上高楼,用钟声洗涤内心;尾联指明了诗人隐居的最初想法与心中期待。这首诗意境空阔幽静、清冷寂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对心灵宁静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释秘演(法号文惠)是北宋山东籍僧人,与欧阳修、石延年等文人交往密切。欧阳修曾为他的诗集作序,称他“隐于浮屠”而诗风文雅刚健。这首诗创作于他隐居期间,诗中“结茅水石”“听钟寻寺”等句子,反映出北宋禅僧“山林修行”的生活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隐逸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结茅临水的生活场景与空山月夜的清寂景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及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2. 分段赏析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两句点明隐居环境。诗人将居所建于水边石畔,“淡寂”二字直接勾勒出清幽寡欲的生活氛围,“闲吟”则暗示其以诗遣怀的雅趣,为全诗奠定空寂基调。“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两句渲染环境氛围。久雨初歇,寒蝉鸣声稀落,空山之中落叶堆积深厚,以“少”与“深”的对比,从听觉与视觉角度强化了山林的静谧深邃,暗含诗人对幽僻之境的沉浸。“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两句刻画山居活动。诗人乘月色登上高楼,循钟鸣探寻远寺,“乘月”“听钟”两个动作,既展现山居生活的随性自在,又通过月光、钟声等意象,营造出空灵澄明的意境,透露出心灵的舒展与超脱。“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两句揭示隐居情志。诗人收到江僧书信,期待其来此共修静心,“息心”二字直抒胸臆,既点明隐居的初衷是摒弃俗念,也暗示与志同道合者共守清净的向往,收束全诗的隐逸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师道《南乡子·袅娜破瓜余》

下一篇:宋·贾似道《虾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