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千金":每一朵牡丹都价值千金,
"帝城谷雨初晴后":谷雨时节,汴京城里雨过天晴。
"粉拖香透":那粉嫩的花瓣拖着柔美色泽,花香浓郁,四散飘溢。
"雅称群芳首":这花啊,实在是当之无愧的群芳之首。
"把酒题诗":我端起酒杯在花前题下诗句,
"遐想欢如旧":回想起往昔与友人一同欢聚的美好时光。
"花知否":花儿你可知道。
"故人清瘦":如今故人已容颜清瘦。
"长忆同携手":我常常想起,曾经与他携手同游的日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词。描绘了谷雨初晴后帝城的名贵花卉牡丹之姿,营造出对故人的怀念氛围,表达了时光流逝中往昔同游的追忆与对故人的真挚牵挂之情。
2. 写作手法
夸张:“一朵千金”,用“千金”夸张形容牡丹价值,极言其珍贵,凸显在词人心中牡丹超乎寻常的地位,强化对牡丹的推崇,为后文借牡丹抒情铺垫。对比:“故人清瘦”,展现当下对故人的印象,“长忆同携手”回溯往昔携手之景,今昔场景对比,凸显地理位置,让怀旧中岁月变迁、思念日深的情感更浓郁。比兴:“粉拖香透,雅称群芳首”,先以牡丹“粉拖香透”的姿态起兴,描绘其花色妍丽、香气袭人,在群芳中居首的美好形象;又以牡丹比寄托之物,借对牡丹的夸赞,为下阕抒发对故人思念之情做铺垫,以物及情,使情感过渡自然,让对故人的牵挂与对牡丹的赏爱相融合。拟人:“花知否”,把牡丹当作能感知、可交流的对象,赋予其人的“知”的能力,借向花发问,将对故人的思念、对往昔的追忆,转化为与花的对话,让抒情更显亲切真挚,把无形的思念之情,借拟人化的疑问,变得具体可感,增强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上片:聚焦谷雨初晴后的帝城牡丹,“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开篇点题,以“千金”夸张凸显牡丹珍贵,借“帝城”“谷雨初晴”营造清雅背景,让花的名贵添了几分天时地利的韵味;“粉拖香透”从视觉和嗅觉角度切入,“粉”描花色娇柔,“香透”传花香馥郁,多感官融合,生动勾勒出牡丹“雅称群芳首”的风姿,尽显其艳丽华贵。下片:借牡丹抒发怀旧情思,“把酒题诗,遐想欢如旧”转笔抒情,“把酒”增添雅趣,“题诗”藏诗意,借这一举动,自然从赏玩牡丹滑向对往昔欢聚的追念,“欢如旧”三字,写尽了旧日同游的温馨、快乐和轻巧。“花知否”拟人发问,将牡丹视作知情者,把对故人的牵挂、对时光流逝的怅惘,融入这一问,让情与物相缠。“故人清瘦。长忆同携手”直白心绪,“清瘦”写故人形貌,更藏岁月打磨的痕迹;“长忆同携手”锁往昔共游片段,今昔对照,在词牌短小篇幅里,完成从赏物到怀人的情感闭环,以质朴语,道尽深沉怀旧意。
上一篇:宋·汪元量《凤鸾双舞》
下一篇:宋·刘过《水调歌头·文采汉机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