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色见":不可以仅仅通过外在的色相去认识事物,
"不可以声求":也不可以仅仅凭借声音去探寻事物的本质。
"风定花犹落":风已经停止了,然而花儿却依然在飘落,
"鸟啼山更幽":鸟儿的啼叫声传来,反而使得山林显得更加幽静。
"四衢明自晓":内心如同四通八达的道路一样通达明白,自然就会知晓事理,
"六户冷如秋":人的六根如同在秋天一样清冷寂静,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干扰。
"再坐不疑处":当再次静坐修行,达到内心毫无疑虑、坚定不疑的境界时,
"杯中弓影浮":就像杯中的弓的影子浮现一样,要警惕那些看似真实,实则虚幻的妄念。
1. 分段赏析
“不可以色见,不可以声求”:这两句开篇即直入佛理,表明不能仅通过外在的色相、声音等感官认知去探寻佛法的真谛,需超越表象,从内心去体悟,为全诗奠定了超脱世俗认知的基调。“风定花犹落,鸟啼山更幽”:此句借自然景象来阐释禅意。风停了但花仍在飘落,以花落这一动态显无常之静;鸟啼声声,却更衬托出山林的幽静,是动中有静。动静相互映衬,蕴含着动静相依、有无相生的深刻禅理,也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变化。“四衢明自晓,六户冷如秋”:“四衢”可象征通向四方的道路,寓意着内心的通达;“六户”通常指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里说六户冷如秋,是指当内心不为外界所扰时,六根就如同秋天般清冷寂静,不受世俗的燥热与喧嚣影响,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再坐不疑处,杯中弓影浮”:前半句表明在修行中达到心无挂碍、笃定不疑的境界;后半句“杯中弓影浮”则是说即使在这种看似平静的状态下,仍需警惕如“杯弓蛇影”般的虚幻妄念,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要时刻保持内心的清醒与警觉,进一步深化了对修行境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