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里工夫":在闲适的生活中修养内在功夫,
"无中妙用":在无形玄机里体会微妙作用,
"切休拟议参详":切莫用世俗思维强行揣度猜想。
"龙降虎伏":如同龙降伏、虎归顺般调和身心,
"真土自中黄":生命的本源真气自然汇聚于中宫。
"行动起居寝食":日常的行住坐卧、饮食起居,
"随缘度、":只需随顺自然因缘、
"莫动真阳":莫要过度扰动体内的真阳之气。
"归根处":当回归生命本源时,
"神凝脉住":精神凝聚、脉息宁静,
"玉界发天光":内在的灵性之光便会如宝玉般焕发。
"风高":风势高远时,
"鹏翼远":大鹏展翅翱翔,
"水深舟运":水深流急处,舟船顺势而行,
"物理昭彰":自然的规律清晰可见。
"但明心是道":只要明白“心即大道”的真谛,
"专役天罡":只需专注于调和天地间的能量。
"信口呼神召鬼":即便信口呼唤神灵鬼魅,
# 召:一作“招”。
"和旸谷、":能与日出之地的生机相和、
"不是颠狂":也绝非癫狂之举。
"痴迷者":反而是那些沉迷外相的人,
"风霆在手":虽自认为能掌控雷霆之力,
"应用反乖张":实际运用时却违背了自然之道,反显笨拙错乱。
1. 分段赏析
上片从“闲里工夫”起笔,强调真正的修行需在日常闲静中体悟,“无中妙用,切休拟议参详”点明“道”无形却贯穿万物的特性,直接点出“不必刻意探究”的核心,修行需自然,强求反失本真。“龙降虎伏,真土自中黄”以“龙”“虎”象征体内躁动的杂念,“真土中黄”借五行之说(中土为万物之本)暗喻内心本真的平和状态,形象地说明克制杂念、回归本真的重要性。“行动起居寝食,随缘度、莫动真阳”进一步延伸至生活细节:日常作息无需刻意约束,顺应自然节奏,方能保全内在的“真阳”(生命能量)。末句“归根处,神凝脉住,玉界发天光”总结修行的境界,当精神专注、气息沉稳时,内在的生命之光便会自然显现,语言简洁却画面感十足,传递出“返璞归真”的修行真谛。下片由内而外,转向对自然与人事的观察。“风高,鹏翼远,水深舟运,物理昭彰”以“大鹏乘风”“轻舟顺流”的常见自然现象,类比万物运行皆有其规律,暗含“顺应物理”的生活智慧。“但明心是道,专役天罡”则点明关键:真正的“道”在于明心见性,“天罡”(星名,代指自然之力)需用心驾驭,而非盲目崇拜。“信口呼神召鬼,和旸谷、不是颠狂”一句看似批评迷信,实则强调:若能以澄明之心感知自然(如“旸谷”代指日出之地),看似“呼神召鬼”的行为亦非癫狂,而是与自然相通的表现。最后“痴迷者,风霆在手,应用反乖张”笔锋一转,批判那些执着于表面法术、迷失本心之人,即便能掌控风雨(“风霆在手”),若违背自然规律、滥用能力,反而会适得其反。
上一篇:宋·陆游《雨夜读书》
下一篇:宋·曾黯《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