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ǐng
·
·
píng
qiū
yuè

朝代:宋作者:孙锐浏览量:3
yuè
jìn
hán
quán
níng
liú
zhào
chù
fàn
guī
zhōu
bái
pín
hóng
liǎo
西
fēng
guǒ
guāng
wàn
qǐng
qiū

译文

月光浸润着寒泉,湖面似凝固般平静无波,不知从何处传来棹歌,飘向泛着归途的轻舟。西风中,白色的苹草与红色的蓼花摇曳生姿,万顷湖面波光与秋色交融,呈现出一片澄明统一的清冷秋景。

逐句剖析

"月浸寒泉凝不流":月光浸润着寒泉,湖面似凝固般平静无波,

"棹歌何处泛归舟":不知从何处传来棹歌,飘向泛着归途的轻舟。

"白蘋红蓼西风裹":西风中,白色的苹草与红色的蓼花摇曳生姿,

# 蘋:一作苹。

"一色湖光万顷秋":万顷湖面波光与秋色交融,呈现出一片澄明统一的清冷秋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四景图·平湖秋月》是宋代诗人孙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秋夜西湖平湖的景色,明月映照寒泉,湖面似凝而不流,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棹歌声,不知何处归舟正泛于湖上。西风拂过,白苹与红蓼摇曳,湖水在月色笼罩下,呈现出一片澄澈、幽美的秋意。全诗不着过多雕琢,仅以简洁笔触,便勾勒出平湖秋月宁静悠远的意境,尽显西湖秋夜的迷人景致与独特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月浸寒泉凝不流”一句描绘平湖夜景。“浸”字以月入寒泉的画面,写出月光如水般渗透湖面的静谧感;“凝不流”看似写泉,实则以静态化的湖面映射月光的澄明皎洁,营造出冷寂清幽的秋夜氛围。“棹歌何处泛归舟”一句宕开一笔,以虚写的“棹歌”打破前句的静谧。忽远忽近的歌声与隐约可辨的“归舟”倒影,在平湖秋月的背景中增添动态元素,似有若无的声响更衬出秋夜的空寂,动静相生间具空灵之趣。“白蘋红蓼西风里”一句聚焦湖畔草木。白苹、红蓼在西风中摇曳,一白一红的色彩对比鲜明,点缀于湖光秋色间,既点明“秋”之节令,又以草木的萧瑟姿态暗示秋风的清冽,为画面注入自然生机与季节特征。“一色湖光万顷秋”收束全诗,以“一色”统摄湖光与秋意,将湖面的广阔与秋气的澄明融为一体。“万顷”极言湖面之浩渺,“秋”字则虚化景物,既指秋色、秋意弥漫湖面,亦暗含诗人对秋夜平湖澄澈意境的整体感受,意境疏阔而韵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出城》

下一篇:宋·舒岳祥《咏凌霄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