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梅粉褪残妆":自从梅花如褪去残妆一般,粉色渐渐消去,
# 褪残妆:指梅花脱落,凋谢。,梅粉:多指梅花。,一从:自从。
"涂抹新红上海棠":海棠花便好似涂抹上了鲜艳的红色,绽放在枝头。
"开到荼醾花事了":等到荼蘼花开放,这一年的春花基本上就都开完了,
# 花事了:指春天的花都开完了。,荼醾:又名佛见笑、百宜枝等,属蔷薇科,初夏开花,花期较晚。
"丝丝天棘出莓墙":此时,只见丝丝缕缕的天棘从长满青苔的墙边伸展出来。
# 莓:本指苔藓,也可转指蔓生草本植物(如寒莓等)。,天棘:即天门冬,一种藤本植物,叶退化成针状,其苗蔓生,好缠竹木上,叶细如青丝,寺院庭槛中多植之可观。故有“丝丝天棘”之说。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诗中通过描绘花开花落的景象,体现时序的悄然推移。虽说一年春事渐入尾声,然而新的事物不断涌现,展现出大自然永不寂寞的勃勃生机。
2. 写作手法
拟人:在“一从梅粉褪残妆”里,诗人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将梅花比作一位女子,“褪残妆”生动地呈现出梅花如女子卸去残妆般逐渐凋零的姿态。梅花本是冬末早春的报春之花,这个“残”字,仿佛是大自然这位画师在悄然涂改季节的画卷,暗示着冬去春来的时光转换。
3. 分段赏析
“一从梅粉褪残妆”,“褪残妆”以人拟花,生动描绘出梅花残败凋零之态。梅花绽于冬末早春,乃报春使者,一个“残”字,悄然暗示冬去春来的时节转换。“涂抹新红上海棠”,意即梅花凋谢后,海棠花绚烂绽放,仿佛大自然将寒梅那鲜艳的色泽,重新涂抹到了海棠之上。苏轼曾作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不着意于海棠的粉香,却写尽其神韵。王淇以“涂抹新红”四字,同样展现出海棠的精神风貌,流露出自己惜花之情,以及愿名花长驻人间的美好期许。“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待荼蘼花开尽,春天便落下帷幕。春去夏临,取代缤纷百花的,是肥壮茂密的天棘,它们一丛丛、一丝丝,攀爬上长满苔藓的院墙。花开花落、交替更迭,色彩由红变白再转绿,象征着岁月流转、季节变迁,诗人对岁月的留恋、年华易逝的感伤,也在字里行间隐隐浮现。
4. 作品点评
在宋代绝句中,描写风花雪月、山水田园,抒发情感、流连景致的诗作不在少数。而这首诗独树一帜,以梅花、海棠、荼蘼依次开落,直至百花凋零、天棘出墙,细腻展现了从暮春到初夏的时节交替。诗人运用平易浅近的语言与拟人化手法,将日常平凡的生活景象,以富有美感与诗意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不仅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更如《文心雕龙》所言,反映了诗人“随物以婉转,与心而徘徊”的心迹,展现出其对世间万物的敏锐感知与深刻情感。
上一篇:宋·秦观《调笑令·柳岸》
下一篇:宋·项安世《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