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叶敲窗":风吹树叶轻敲窗户,
"露蛩吟甃":露水中的蟋蟀在砖缝里鸣叫,
"谢娘庭院秋宵":谢娘的庭院正处在这样的秋夜里。
"凤屏半掩":绘有凤纹的屏风半掩着,
"钗花映烛红摇":发间的钗花在烛光映照下。
"润玉暖":肌肤如温润的美玉般透着暖意,
"腻云娇":秀发像柔腻的云彩般娇柔。
"染芳情、":浓郁的情意浸染心间、
"香透鲛绡":连身上的薄纱都透出淡淡的香气。
"断魂留梦":令人断魂的思绪与残留的梦境中,
"烟迷楚驿":楚地的驿站被烟雾笼罩,
"月冷蓝桥":蓝桥上的月色透着清冷。
"谁念卖药文箫":有谁会想起那卖药的文箫呢。
"望仙城路杳":眺望仙城的路途遥远渺茫,
"莺燕迢迢":像莺燕相隔那样遥远。
"罗衫暗摺":丝绸衣衫上的褶皱渐渐变深,
"兰痕粉迹都销":往日沾染的兰香与脂粉痕迹都已消失。
"流水远":流水向远方逝去,
"乱花飘":纷乱的花朵随风飘落。
"苦相思、":深深的相思煎熬着人、
"宽尽春腰":纤细的腰肢都变得消瘦。
"几时重恁":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像从前那样,
"玉骢过处":在骏马经过的地方,
"小袖轻招":有人举起纤细的衣袖轻轻招手。
1. 分段赏析
上片“风叶敲窗,露蛩吟甃,谢娘庭院秋宵”,此句开篇描绘秋夜景象。风吹树叶轻敲窗户,露水中的蟋蟀在砖缝里鸣叫,谢娘的庭院正处在这样的秋夜里。“风叶敲窗”以声写静,“露蛩吟甃”细述秋虫声,“谢娘庭院秋宵”点明地点与时节,三者相融,勾勒出凄清幽静的秋夜氛围,为全词奠定感伤基调。“凤屏半掩,钗花映烛红摇”,此句写室内情景。绘有凤纹的屏风半掩着,发间的钗花在烛光映照下,红色的光影轻轻摇动。“凤屏半掩”透着几分私密与慵懒,“钗花映烛红摇”以烛光下的动态光影,显露出人物的存在,画面细腻,暗含一丝朦胧的美感。“润玉暖,腻云娇”,此句刻画人物姿态。肌肤如温润的美玉般透着暖意,秀发像柔腻的云彩般娇柔。“润玉”喻指肌肤的细腻温润,“腻云”形容秀发的柔滑美好,寥寥数字,将人物的娇美姿态勾勒出来,带着几分亲昵与温存。“染芳情、香透鲛绡”,此句写情思之浓。浓郁的情意浸染心间,连身上的薄纱都透出淡淡的香气。“染芳情”显露出情感的深厚,“香透鲛绡”则以香气的穿透,将无形的情思化为可感的气息,足见情意之切,萦绕不绝。“断魂留梦,烟迷楚驿,月冷蓝桥”,此句由情入意。令人断魂的思绪与残留的梦境中,楚地的驿站被烟雾笼罩,蓝桥上的月色透着清冷。“烟迷楚驿”“月冷蓝桥”以迷蒙、清冷的景致,烘托出断魂留梦的怅惘,将个人情思融入广阔的秋夜之景,更显孤寂。下片“谁念卖药文箫”,此句转入思念之情。有谁会想起那卖药的文箫呢?“卖药文箫”似含典故,此处借指思念之人,“谁念”的反问,透出无人牵挂的孤寂,将思念的深沉与无人理解的怅然道出,情感直白而深切。“望仙城路杳,莺燕迢迢”,此句写相见之难。眺望仙城的路途遥远渺茫,像莺燕相隔那样遥远。“路杳”“迢迢”反复强调距离之远,“望仙城”似有期盼之意,却被遥远的路途阻隔,更添相见不易的无奈,思念之情愈发浓烈。“罗衫暗摺,兰痕粉迹都销”,此句写物是人非之感。丝绸衣衫上的褶皱渐渐变深,往日沾染的兰香与脂粉痕迹都已消失。“罗衫暗摺”暗示时光流逝,“兰痕粉迹都销”则写往昔痕迹的褪去,透着物是人非的怅惘,将思念中的失落展现得真切。“流水远,乱花飘”,此句以景喻情。流水向远方逝去,纷乱的花朵随风飘落。“流水远”象征时光一去不返,“乱花飘”喻指思绪的纷乱与无常,二者以自然景象呼应内心的愁绪,更显深沉。“苦相思、宽尽香腰”,此句直抒相思之苦。深深的相思煎熬着人,纤细的腰肢都变得消瘦。“苦相思”直白点出情感的性质,“宽尽香腰”以身体的变化,具象化相思的深切与长久,不加掩饰的苦楚中,满是无法排遣的眷恋。“几时重恁,玉骢过处,小袖轻招”,此句以期盼作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像从前那样,在骏马经过的地方,有人举起纤细的衣袖轻轻招手。“几时重恁”满是对重逢的期盼,“玉骢过处,小袖轻招”勾勒出重逢的美好场景,以想象中的画面收尾,让相思有了一丝慰藉,余味悠长。
上一篇:宋·袁綯《传言玉女·眉黛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