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朝代:宋作者:释智圆浏览量:3
yōng
yōng
bīn
yàn
yòu
suí
yáng
zǒu
fēi
liǎng
gòng
máng
lěng
xiǎo
chí
jiǎn
绿
fēng
gāo
yōu
tiān
huáng
yuán
míng
xīn
yuè
hào
bái
shuí
chóu
bìn
shuāng
xián
kān
wǎng
shì
xīng
gěng
gěng
piān
cháng

译文

大雁嘎嘎叫着又随暖阳南飞,日月交替运行,二者都匆匆忙忙。寒露清冷,小池里的荷叶褪去了不少绿意,秋风劲吹,幽静的台阶边菊花又添了几分金黄。我自喜心境像月亮一样明亮圆满,谁会为鬓发像霜一样洁白而忧愁呢。闲卧在床,实在不忍回想往事,星光灿烂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逐句剖析

"嗈嗈宾雁又随阳":大雁嘎嘎叫着又随暖阳南飞,

"兔走乌飞两共忙":日月交替运行,二者都匆匆忙忙。

"露冷小池荷减绿":寒露清冷,小池里的荷叶褪去了不少绿意,

"风高幽砌菊添黄":秋风劲吹,幽静的台阶边菊花又添了几分金黄。

"圆明自喜心如月":我自喜心境像月亮一样明亮圆满,

"皓白谁愁鬓似霜":谁会为鬓发像霜一样洁白而忧愁呢。

"闲卧不堪思往事":闲卧在床,实在不忍回想往事,

"星河耿耿夜偏长":星光灿烂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暮秋》是宋代释智圆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以暮秋为背景,描绘了大雁南飞、日月交替、小池荷残、幽砌菊黄的景象,展现了深秋的萧瑟。诗人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转入抒情,既表达了对内心澄澈如明月的自喜,又流露了对鬓发如霜的感慨,以及闲卧时追忆往事的感怀与夜长难眠的闲愁。语言质朴自然,情感蕴藉深沉,将秋日景致与个人心绪巧妙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嗈嗈宾雁又随阳,兔走乌飞两共忙”,以“嗈嗈”拟声词写雁鸣,勾勒出大雁南飞的秋景,“随阳”点出雁群追逐温暖的习性,既写物又暗合时节推移。“兔走乌飞”以传说中月亮(玉兔)、太阳(金乌)的运行代指时间流逝,“两共忙”将自然景象与时间意象结合,开篇便透出时光匆匆的感慨,为全诗奠定秋夜思怀的基调。颔联“露冷小池荷减绿,风高幽砌菊添黄”,聚焦近景细节。“露冷”“风高”点明暮秋的寒凉气候,“荷减绿”写荷叶因秋寒褪去绿意,“菊添黄”则见菊花在风中绽放得更盛,一减一添,色彩对比鲜明,既细腻描摹了秋景的变化,又以荷的凋零与菊的盛放,暗寓自然万物在时间变化中的不同状态,画面感十足。颈联“圆明自喜心如月,皓白谁愁鬓似霜”,由景转入抒情。“心如月”以明月的“圆明”自比心境的澄澈豁达,“自喜”二字显露出作者的乐观;“鬓似霜”则直写鬓发已白的衰老之态,“谁愁”以反问语气消解愁绪,将内心的坦然与外在的衰老相对比,展现出一种不叹老、自适自足的情怀,情感由景生情转为直接抒发。尾联“闲卧不堪思往事,星河耿耿夜偏长”,写诗人闲卧时因往事而心绪不宁,“不堪”二字流露出往事带来的复杂滋味。“星河耿耿”以明亮的星河衬出秋夜的静谧,而“夜偏长”则因思绪难平显得时间格外漫长,将前文的豁达与此刻的愁思相呼应,余味悠长,既收束全诗,又留下对往事的含蓄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葛立方《旅次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释咸杰《偈公六十五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