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shí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释正觉浏览量:3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tóng
xiāng
qiú
tóng
fēng
qiān
tóu
tuō
jìn
qíng
chén
xiāo
zài
huā
jiāng
shàng
yuè
míng
qiū

译文

相同的声音会相互应和,气息相同的事物会相互吸引、聚合。即使相隔千里之遥,只要气息、风气相同,彼此之间的联系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间断,如同丝线相连般紧密。摆脱了尘世的各种情感欲望和世俗纷扰,就能领悟到其中的佛法真谛或人生的真正意义,江边的芦花开着,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展现出一片秋天的景象。

逐句剖析

"同声相应":相同的声音会相互应和,

"同气相求":气息相同的事物会相互吸引、聚合。

"同风千里":即使相隔千里之遥,只要气息、风气相同,

"不隔丝头":彼此之间的联系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间断,如同丝线相连般紧密。

"脱尽情尘消息在":摆脱了尘世的各种情感欲望和世俗纷扰,就能领悟到其中的佛法真谛或人生的真正意义,

"芦花江上月明秋":江边的芦花开着,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展现出一片秋天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颂七十八首(其二)》是宋代僧人释正觉创作的偈颂诗。此首诗开篇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风千里,不隔丝头”,从佛理角度阐述了世间万物气息相通、相互感应的关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后以“脱尽情尘消息在,芦花江上月明秋”描绘出一幅清朗的秋夜江景,借景表达了超脱尘俗、清净自在的心境。全诗将佛理与自然之景相融,语言质朴自然,在简洁的表述中传达出深邃的禅意与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韵味与文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风千里,不隔丝头”:这几句从哲理层面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着相互呼应、相互感应的关系。“同声”“同气”“同风”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共性和内在联系,即使相隔千里,这种联系也如同丝线相连般紧密,没有丝毫间隔。这是对宇宙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种深刻认知,蕴含着一定的哲学思考和禅理意味。“脱尽情尘消息在,芦花江上月明秋”:前一句表明要摆脱尘世的种种情感和烦恼,才能领悟到真正的佛法或人生真谛。后一句则描绘了一幅具体的秋夜江景图,“芦花”点明了季节是秋季,江边的芦花在秋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萧瑟、宁静的氛围。“江上月明秋”,明月高悬于江面上空,洒下清冷的光辉,江水波光粼粼,与芦花、明月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清幽、静谧的画面。此句通过景语,进一步烘托出超脱尘俗后的宁静、自在心境,以自然之美来象征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吕定《扈驾》

下一篇:宋·辛弃疾《鹧鸪天·和昌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