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ā

朝代:唐作者:严恽浏览量:1
chūn
guāng
rǎn
rǎn
guī
chù
gèng
xiàng
huā
qián
bēi
jìn
wèn
huā
huā
wèi
shuí
líng
luò
wèi
shuí
kāi

译文

春光渐渐消逝,它到底要归向何处,只能再在花前饮下一杯酒。整日询问花朵,花朵却默默不语,你究竟是为谁凋零又为谁开放。

逐句剖析

"春光冉冉归何处":春光渐渐消逝,它到底要归向何处,

# 冉冉:渐进地。

"更向花前把一杯":只能再在花前饮下一杯酒。

# 把:拿着。

"尽日问花花不语":整日询问花朵,花朵却默默不语,

# 尽日:终日。

"为谁零落为谁开":你究竟是为谁凋零又为谁开放。

# 零落:凋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落花》是唐代严恽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春光消逝、落花飘零为背景。前两句写面对春光逝去,诗人在花前饮酒的怅惘;后两句借问花不语,发出花为谁开落的疑问,饱含寂寞之感。写作上,诗人借景抒情,以细腻笔触将惜春之情与内心寂寞融合。虽严恽诗作今仅存此一首,但此诗凭借精巧构思与深沉情感,展现出独特艺术魅力,使其诗名传扬。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中借落花这一意象,描绘了春光流逝的过程,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同时在字里行间暗寓着自身的寂寞之感,将对时光与人生的感慨融入对落花的描写之中。

2. 写作手法

拟人:“尽日问花花不语”,诗句将花赋予了人的特性,诗人整日向花询问,而花却像人一样沉默不语。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表达,生动地营造出一种孤寂、无奈的氛围,深刻体现出诗人面对落花、面对春光消逝时,那种得不到回应的落寞心境,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更为细腻和深沉。

3. 分段赏析

首句“春光冉冉归何处”,“冉冉”生动描绘春光渐逝之态,以问句起笔,奠定全诗惜春基调,流露出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怅惘。次句“更向花前把一杯”,诗人面对落花,无奈只能借酒浇愁,“更”字强化了这种无可奈何之感。第三句“尽日问花花不语”,“尽日”表明诗人长时间沉浸在对花的问询中,而花却不语,营造出一种寂静、无奈的氛围。尾句“为谁零落为谁开”,再次发问,深刻体现出诗人对花命运的悲悯与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

4. 作品点评

此诗语言流畅浅近,通俗易懂,因而广为流传,为人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恽诗)佳者曰:“春光冉冉归何处……”余美之,讽而未尝怠。

唐皮日休《伤进士严子重诗序》

# 东坡《吉祥赏花寄陈述古》诗云:“仙花不用剪刀裁,国色初酣卯酒来。太守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南部新书》记严恽诗:“……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东坡全用此两句也。

宋吴开《优古堂诗话》

# 《温公诗话》云:唐之中叶,文章特盛,其姓名湮没不传于世者甚众……有严恽《惜花》一绝云:“春光冉冉归何处……”前人多不知谁作,乃见于《皮陆唱和集》中。大率康人多工诗,虽小说、戏剧、鬼物假托,莫不宛转有思致,不必颛门名家而后可称也。

不详洪迈《容斋随笔》

# 何新之为奇隽体。徐充曰:深切尤情之感。夫春自去来,花自开谢,问虽不语,实来尝不示人以荣瘁之故,人自不知惜耳。能自惜,便不为春所抛掷,花所含笑矣……《雅言杂载》:曹相镇浙西日,会湖州郡判官王枢,举恽此诗,一座称赏。彼岂皆悟“花开花落”之为谁耶?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无名氏《胡笳曲》

下一篇:唐·李白《远别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