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党论到元符":若不是因为朝廷里的党派争斗波及元符年间,
"安得溪山著一儒":我又怎么能够安居在这涪溪的山水之间做一介书生。
# 著:一作“着”。
"时有诎伸须直道":人的际遇自有进退屈伸,但必须坚守正直之道,
"天开灵杰岂归愚":上天开启英明神俊的灵秀之地,难道会归于庸碌愚昧之辈。
"泉疏阴涧诗余派":清泉在幽暗山涧流淌疏朗,这里题诗刻字的痕迹如溪流余脉,
# 涧:一作润。
"手拓苍崖节转孤":亲手拓印下青黑色崖壁上的诗文,更觉自己的志节趋向孤高。
"自送江西仙袂远":自从送别江西那位仙人般远去的身影,
"神游应过此间无":他的神魂游历时是否也曾经过此处呢。
1. 分段赏析
首联“不因党论到元符,安得溪山著一儒”,开篇点明诗人来到涪溪的特殊背景。“党论”指北宋激烈的政治派别争斗,“元符”是争斗白热化的时期。诗人感叹,若非因这类政治风波波及自身,自己这样一个儒生,怎会有机会在这偏僻的“溪山”留下足迹?这里既有对政治现实的无奈,也暗含了命运弄人的感慨,为全诗奠定了深沉基调。颔联“时有诎伸须直道,天开灵杰岂归愚”由个人际遇生发议论。“诎伸”比喻人生的困顿与顺达,“直道”指正直的原则。诗人认为,人生境遇虽有起伏,但必须坚守正道。“天开灵杰”则指涪溪这处由天意造就的灵秀之地,它的意义非凡,岂能归于庸常或无知之人?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气节的坚守和对这片人文山水价值的肯定,语言铿锵有力。颈联“泉疏阴涧诗余派,手拓苍崖节转孤”转入对眼前景物的描绘与感怀。“泉疏阴涧”写出涪溪清泉在幽深山涧流淌的景象,诗人将其比作“诗余派”——如同诗歌流传下来的余脉或支流,暗指此地承载着元结、颜真卿等前贤遗留的文风与精神。“手拓苍崖”则是一个具体的动作细节:诗人亲手拓印苍青山崖上的石刻遗迹。在追摹先贤墨迹、感受其风骨的过程中,诗人更觉自身“节转孤”——气节愈发显得孤高卓然,既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也流露出身处当世、同道难觅的孤独感。此联巧妙将自然景物与人文遗迹结合,在写景叙事中寄寓深沉情思。尾联“自送江西仙袂远,神游应过此间无”将思绪推向更辽远的时空。“江西仙”指北宋诗坛巨擘、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他曾被贬途经涪溪并留下题刻。“仙袂远”形象地写出黄庭坚早已逝去,衣袖飘然远逝。“神游”指精神魂魄的游历。诗人深情叩问:这位自己无比崇敬的诗坛仙人的神魂,在悠游天地时,是否也曾经过这涪溪之地呢?这一问,充满了对先贤的无限追慕与精神共鸣的渴望,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也含蓄表达了自身愿与前贤精神相接的志向。
上一篇:宋·陆游《归老》
下一篇:宋·范成大《满江红·罨画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