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i
怀

朝代:宋作者:何应龙浏览量:2
huái
怀
chù
chù
qiū
qiū
dào
tóng
dòng
chóu
xiǎng
rén
dào
yàn
shēng
yuǎn
guò
yáng
lóu

译文

客居他乡的人啊,处处都觉得秋天不合时宜,秋天来到梧桐树上,撩动了客居之人的愁绪。想到故乡的友人没有书信寄来,只有那大雁的叫声远远地掠过夕阳映照下的高楼。

逐句剖析

"客怀处处不宜秋":客居他乡的人啊,处处都觉得秋天不合时宜,

"秋到梧桐动客愁":秋天来到梧桐树上,撩动了客居之人的愁绪。

# 梧桐:表意物象,常与“雨”连用,以示清苦。

"想得故人无字到":想到故乡的友人没有书信寄来,

# 故人:亲人,故人。

"雁声远过夕阳楼":只有那大雁的叫声远远地掠过夕阳映照下的高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客怀》是南宋诗人何应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围绕客居他乡之人的愁绪展开。首句点明客居之人处处都难以接受秋天的到来,奠定了全诗的愁苦基调。第二句具体描绘秋天梧桐引发客愁的情景,进一步渲染愁绪。第三句写诗人想到故乡友人没有书信寄来,体现出孤独寂寞之感。尾句通过大雁叫声掠过夕阳楼的画面,增添了悠远、惆怅的氛围,深化了思乡之情。全诗情感真挚,借秋景抒发了深深的客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这两句诗中“客怀”点明诗人的客居身份,“处处不宜秋”直接表达了对秋天的厌恶,因为秋天容易引发愁绪。“秋到梧桐”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梧桐在秋天落叶,容易让人产生伤感之情,“动客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愁绪,点明了全诗的主题。后两句:“想得故人无字到,雁声远过夕阳楼”,这两句诗中“想得”表明诗人的思绪转向故乡的友人,“无字到”说明友人没有书信寄来,体现出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雁声远过夕阳楼”描绘了一幅大雁叫声远远掠过夕阳映照下的高楼的画面,增添了悠远、惆怅的氛围,深化了思乡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重顯《颂一百则》

下一篇:宋·陈著《寿王修斋枢密·石林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