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ān
yīn
shì
zàn

朝代:宋作者:释原妙浏览量:3
hǎi
xīn
pán
tuó
shí
shàng
zhēn
guān
jìng
guān
shì
xiàng
fēi
xiàng
yuè
zài
tiān
shuǐ
xiàn
shuǐ
yuè
juān
zhān
yǎng
duō
qiè
wàng
xiǎng

译文

在大海波涛的中心,在磐陀石的上面。真实的观照、清净的观照。看似有相又并非实有其相。如同月亮在天空,没有水不会映现。水和月都舍弃,怎样去瞻仰观音大士。唉,千万记住不要有虚妄的念头。

逐句剖析

"大海波心":在大海波涛的中心,

"磐陀石上":在磐陀石的上面。

"真观净观":真实的观照、清净的观照。

"是相非相":看似有相又并非实有其相。

"如月在天":如同月亮在天空,

"无水不现":没有水不会映现。

"水月俱捐":水和月都舍弃,

"如何瞻仰":怎样去瞻仰观音大士。

"咄":唉,

"切忌妄想":千万记住不要有虚妄的念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观音大士赞》是宋代释原妙创作的一首赞颂观音大士的诗。此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佛教哲理来赞颂观音大士。诗的前两句点明观音大士所处的环境,“大海波心,磐陀石上”,营造出一种空灵、超凡的氛围。接着阐述观音大士的观照方式,“真观净观,是相非相”,体现出佛教中对事物本质的洞察。然后以“如月在天,无水不现”作比喻,说明观音大士的慈悲和智慧如同月光普照,无处不在。最后通过“水月俱捐,如何瞻仰”以及“咄,切忌妄想”的警示,提醒人们不要执着于表象,要超越妄想,才能真正领悟观音大士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大海波心,磐陀石上。”开篇点明观音大士所处的环境,“大海波心”象征着广阔、深邃的佛法世界,“磐陀石上”则给人一种稳固、坚定的感觉,暗示观音大士在佛法中的重要地位和坚定信念。这两句营造出一种空灵、超凡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神圣的基调。“真观净观,是相非相。”此句阐述观音大士的观照方式,“真观”“净观”体现了佛教中对真实、纯净心态的追求,“是相非相”则蕴含着深刻的佛教哲理,即认识到事物的表象并非其真实本质,提醒人们要超越表象,洞察事物的内在真相。“如月在天,无水不现。”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观音大士的慈悲和智慧比作月光,“如月在天”说明观音大士的慈悲和智慧如同月亮一样高悬于天空,普照世间万物。“无水不现”则进一步强调其无处不在的特性,无论在何处,都能感受到观音大士的慈悲和智慧。“水月俱捐,如何瞻仰。”通过假设的方式,提醒人们如果执着于表象,将水和月亮都舍弃,就无法真正瞻仰观音大士。这句诗警示人们要超越对表象的执着,才能领悟观音大士的真实境界。“咄,切忌妄想。”最后一句直接警示人们要摒弃虚妄的想法,“咄”字加强了语气,表达了诗人对人们的劝诫之情。只有摒弃妄想,才能真正领悟观音大士的境界,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梅尧臣《茶磨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张耒《晚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