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ì

朝代:宋作者:贝守一浏览量:3
huì
xīn
huì
shén
qīng
mèng
qīng
dǒu
wàn
shì
děng
ōu
chéng
fēng
yuè
píng
zhāng
shān
lín
jiù
qīng
shēng
shēng
zhōng
yǒu
lěi
ruò
shì
shēng

译文

行迹要隐晦,内心也必须保持隐晦,精神清朗,梦境也会清朗。居住的地方小得像斗一样大,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如同水泡一样虚幻易逝。品评风花雪月是容易的事,对于山林的归隐或出仕看得也很轻淡。追求生存、繁衍最终会有牵累,不如从事与世无争、不生不灭的境界。

逐句剖析

"迹晦心须晦":行迹要隐晦,内心也必须保持隐晦,

"神清梦亦清":精神清朗,梦境也会清朗。

"一窝如斗大":居住的地方小得像斗一样大,

"万事等沤成":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如同水泡一样虚幻易逝。

"风月平章易":品评风花雪月是容易的事,

"山林去就轻":对于山林的归隐或出仕看得也很轻淡。

"生生终有累":追求生存、繁衍最终会有牵累,

"不若事无生":不如从事与世无争、不生不灭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自适》是元代贝守一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围绕自我安适的心境展开,首联说行踪隐晦内心也应含蓄,精神清朗梦境也会澄明;颔联以如斗大的居所、如泡沫般易逝的万事,写看淡外物;颈联感慨品评风月容易,归隐山林的抉择也轻松;尾联认为世间生生不息终有牵累,不如追求超脱生死的境界。全诗语言平实,借议论表达对淡泊自适、超脱世俗的向往,体现出清静无为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迹晦心须晦,神清梦亦清”,诗人开篇提出观点,认为人的行迹应该隐晦,内心也同样要保持低调内敛,如此一来精神才能清朗,连梦境也会变得清明。此联为全诗奠定基调,表达出诗人对内心清净的追求,从身心两个方面阐述了一种处世态度。颔联:“一窝如斗大,万事等沤成”,诗人描述自己的居所狭小如斗,却以这种物质上的狭小,映衬出对世间万事的看法,万事如同泡沫般虚幻不实。以居所的实与世事的虚相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看淡世事、视万事为虚幻的心境。颈联:“风月平章易,山林去就轻”,此联展现出诗人轻松领略风月之美,对于在山林间选择去留也看得很轻的洒脱态度。“风月平章易”体现诗人能轻易地欣赏和领悟自然之美,“山林去就轻”则表达出诗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持有一种淡泊、随性的心态,不受世俗羁绊。尾联:“生生终有累,不若事无生”,诗人直接表达出对生命的思考,认为生命在不断延续的过程中总会有各种牵累,倒不如追求一种无生的境界,以摆脱这些牵累。这两句将诗歌的主题从对生活的感悟上升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表达出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梦应《晚望》

下一篇:宋·王阮《题落星寺一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