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shí
jiǔ
shǒu
liù

朝代:宋作者:释慧晖浏览量:2
bǎi
chǐ
gān
竿
tóu
dié
jīn
shàng
tóu
zuò
jiǔ
jiā
chūn
xiāng
féng
yǐn
kōng
guī
dòng
táo
huā
xiào
shā
rén

译文

百尺高的竿头悬挂着粗布头巾,布巾上赫然题写着“酒家春”三个大字。若是相逢却不共饮一杯便匆匆离去,洞中的桃花怕是要笑煞人了。

逐句剖析

"百尺竿头氎布巾":百尺高的竿头悬挂着粗布头巾,

"上头题作酒家春":布巾上赫然题写着“酒家春”三个大字。

"相逢不饮空归去":若是相逢却不共饮一杯便匆匆离去,

"洞里桃花笑杀人":洞中的桃花怕是要笑煞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颂古十九首(其六)》是宋代禅僧释慧晖创作的一首偈颂体诗,通过巧妙用典和生动意象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独特魅力。诗中以"酒家春"这一市井意象作为开篇,夸张地描绘"百尺竿头",通过“百尺竿头”与“洞里桃花”的对照,巧妙地将修行者的高远境界与世俗生活联系起来。表达了在纷扰中寻求觉悟、超越自我的主题。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精神,还展示了作者对人生机缘和修行境界的深刻洞察。语言虽俚俗直白,却蕴含着“即事而真”的禅思,使读者能在日常生活中领悟到佛法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百尺竿头氎布巾”,“百尺竿头”源于禅宗公案“百尺竿头须进步”,象征修行者已达极高境界,而“氎布巾”指细密棉布所制头巾,暗喻高悬于竿头的酒旗,将修行者的悟道与世俗生活巧妙结合。次句“上头题作酒家春”,通过“酒家春”的意象,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诱惑的世俗场景,同时蕴含“烦恼即菩提”的禅理——觉悟往往在纷扰中实现。第三句“相逢不饮空归去”,以“相逢”隐喻修行者遇到顿悟的机会,“不饮”则象征错失良机。这句批判了只谈理论而不实践的态度,强调“当下即是”的禅宗精神。“洞里桃花笑杀人”化用灵云志勤禅师见桃花悟道的故事,以“桃花”象征顿悟。“笑杀人”则以拟人手法讽刺那些执迷不悟之人,揭示真谛超越语言、需亲身领悟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郭祥正《春日独酌》

下一篇:宋·释如净《偈颂三十八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