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如是":今天是这样的情形,
"明日如是":明天也是这样的情形。
"一日复一日":一天接着一天过去,
"一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地流转。
"百千万亿年":哪怕经过百千万亿年这么漫长的时间,
"穷竟只如是":说到底终究也还是这样的状态。
"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西沉落下,乌鸦啼叫,寒霜弥漫布满整个天空,
"纷纷黄圳飘庭际":一片片黄色的树叶杂乱地飘落在庭院的周围。
"善男子起":善良的男子,觉醒吧,
"法性如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佛法的真性就是这样的啊。
1. 分段赏析
“今日如是,明日如是。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百千万亿年,究竟只如是”:这几句以重复的手法,强调时间的循环往复。“今日”“明日”“一日”“一年”直至“百千万亿年”,时间不断流逝,但本质上似乎没有变化,始终“如是”。这体现了佛教对时间的一种看法,即时间是虚幻的、无常的,无论经过多长时间,事物的本质或许并未改变,蕴含着对生命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思考。“月落乌啼霜满天,纷纷黄叶飘庭际”:此句描绘了一幅秋季的景象,“月落乌啼”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霜满天”点明了季节和天气的寒冷,“纷纷黄叶飘庭际”则通过落叶纷飞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秋意的浓厚和时光的流逝之感。同时,这也象征着世间万物的变化和无常,如同树叶的飘落,生命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消逝。“善男子起,法性如是”:最后两句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善男子”是对修行者的称呼,“起”字有唤醒、觉悟之意。诗人告诉修行者,要从对时间和自然景象的观察中领悟到法性的存在,即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如此,是一种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永恒状态。这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体现,旨在引导人们超越对世俗事物的执着,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是虚幻的,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下一篇:宋·艾性夫《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