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千门系柳":正是千家万户在门前系上柳枝,
"赐宫烛、":宫中赏赐的蜡烛、
"散青烟":散出青烟。
"看秀靥芳唇":看那精致的笑靥与红润的唇色,
"涂妆晕色":女子们涂抹妆容、晕染色彩,
"试尽春妍":仿佛要把春天的美丽都尝试个遍。
"田田":密密麻麻。
"满阶榆荚":榆荚铺满台阶,
"弄轻阴、":榆树在微风中摇曳,投下淡淡的树荫、
"浅冷似秋天":凉意浅浅,宛如初秋。
"随处饧香杏暖":空气中弥漫着饴糖的甜香和杏花的暖意,
"燕飞斜亸秋千":燕子斜斜飞过,秋千在空中轻轻摇晃。
"朱弦":琴弦依旧。
"几换华年":年华却已几度更换。
"扶浅醉、":我独自带着微醺、
"落花前":伫立在落花纷飞之中。
"记旧时游冶":回忆往昔出游的日子,
"灯楼倚扇":在灯火辉煌的楼阁倚扇而立,
"水院移船":在水边的庭院泛舟游玩。
"吟边":吟诗作赋的时光里。
"梦云飞远":梦中的云彩早已飘远,
"有题红、":那些题写的诗句、
"都在薛涛笺":都留在了薛涛笺上。
"听绝残箫倦笛":听罢那断断续续的箫笛声,
"夜堂明月窥帘":明月悄然爬上夜空的帷幕,静静窥视着寂静的厅堂。
1. 分段赏析
“正千门系柳,赐宫烛、散青烟”两句描绘出一幅寒食节时的宫廷景象。“千门系柳”点明时节与地点,杨柳垂挂于宫门,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赐宫烛、散青烟”化用唐代寒食日宫中赐烛的典故,细腻勾勒出宫烛燃烧、青烟飘散的画面,为全词奠定了典雅的基调。“看秀靥芳唇,涂妆晕色,试尽春妍”三句聚焦美人。“秀靥芳唇”对美人面容进行特写,“涂妆晕色”生动描绘美人精心装扮的过程,“试尽春妍”则展现出美人妆容与春日的妍丽相互映衬,尽显春日美人的娇美之态,也暗含对春天美好事物的赞美。“田田。满阶榆荚,弄轻阴、浅冷似秋天”几句,“田田”一词本多形容荷叶,此处形容榆荚繁多。满阶榆荚在微风中摇曳,投下细碎阴影,营造出“浅冷似秋天”的独特氛围,打破了人们对春天温暖的固有印象,以新颖视角展现出春日别样的景致,丰富了春景的层次感。“随处饧香杏暖,燕飞斜亸秋千”两句,“饧香”描绘出春日里糖香弥漫,“杏暖”展现杏花盛开带来的温暖气息,视觉与嗅觉相结合;“燕飞”增添动态美,“斜亸秋千”则勾勒出秋千斜摆的悠闲画面,进一步渲染出春日的闲适与美好,充满生活气息。“朱弦。几换华年”两句,“朱弦”本指琴瑟之类的弦乐器,在此借指时光流转中的音乐声。“几换华年”直接点明岁月已悄然流逝多次,由前文的春景描写自然过渡到对时光变迁的感慨,引发下文对往昔的追忆。“扶浅醉、落红前”一句,描绘出词人在春日落花前,带着微微醉意的形象。“扶”字生动体现出醉态,“落红”既呼应春景,又暗含时光易逝之感,为下文追忆往昔增添了几分惆怅氛围。“记旧时游冶,灯楼倚扇,水院移船”三句,词人回忆往昔游乐时光。“灯楼倚扇”描绘出在灯火辉煌的楼阁中,倚着扇子赏景的闲适场景;“水院移船”展现出在水院之中乘船游玩的惬意,通过对往昔游乐场景的细致刻画,表达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吟边。梦云飞远,有题红、都在薛涛笺”几句,“吟边”点明创作情境,“梦云飞远”喻指往昔的美好如梦幻般远去,难以追寻。“题红”化用红叶题诗的典故,“薛涛笺”代指诗词创作,表明曾经的情思与创作都已成为过往,增添了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听绝残箫倦笛,夜堂明月窥帘”两句,以“残箫倦笛”营造出凄凉、萧瑟的氛围,“听绝”表明乐声已尽,更添寂寥之感。“夜堂明月窥帘”则通过拟人手法,写明月悄悄探入帘内,将词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与清幽的夜景相融合,余韵悠长,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上一篇:宋·吴潜《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
下一篇:宋·陈允平《兰陵王·古堤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