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ǒu

朝代:宋作者:释志璇浏览量:3
shì
fēng
dòng
shì
fān
dòng
sēng
shī
què
kǒng
shì
fēng
dòng
shì
fān
dòng
fēn
míng
shì
tǒng
liǎng
duàn
tóng
yǎn
àn
ěr
lóng
jiàn
shuǐ
lán
shān
huā
huǒ
hóng

译文

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那僧人就像失去了鼻孔。如果认为是风在动,是幡在动,这样的人分明就是个糊涂蛋。这两种观点是不同的,就如同眼瞎耳聋。山涧的水像蓝色的宝石一样碧绿,山上的花开得像火一样红。

逐句剖析

"不是风动":不是风在动,

"不是幡动":也不是幡在动,

"衲僧失却鼻孔":那僧人就像失去了鼻孔。

"是风动":如果认为是风在动,

"是幡动":是幡在动,

"分明是个漆桶":这样的人分明就是个糊涂蛋。

"两段不同":这两种观点是不同的,

"眼暗耳聋":就如同眼瞎耳聋。

"涧水如蓝碧":山涧的水像蓝色的宝石一样碧绿,

"山花似火红":山上的花开得像火一样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五首(其五)》是宋代释志璇所作的一首诗。偈语是佛教中僧人用来阐述佛理的一种短句。这首偈语通过风动幡动的经典公案展开讨论。风动幡动本是一个探讨事物本质是主观感知还是客观存在的哲学性问题,在禅宗里则是对僧人悟性的考验。诗中先指出对风动幡动执着的看法是错误的(不是风动幡动,失却鼻孔;是风动幡动,是漆桶),认为陷入这种争论的人是糊涂的,最后以“涧水如蓝碧,山花似火红”的自然景象作结,暗示人们应该超越这种无谓的争论,去直观地感受自然和事物的本真,体现出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衲僧失却鼻孔。是风动,是幡动,分明是个漆桶。”这几句是对风动幡动这一公案的独特解读。“不是风动,不是幡动”否定了对事物表面现象的简单认知,“衲僧失却鼻孔”形象地说明如果执着于这种表面现象的争论,僧人就失去了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是风动,是幡动,分明是个漆桶”进一步强调如果认定是风动或者幡动,那就是一种糊涂的表现,就像漆桶一样黑暗混乱,没有正确的认知。“两段不同,眼暗耳聋。”这两句指出这两种观点(风动或者幡动)是不同的,但无论是哪种观点的执着者,都如同眼瞎耳聋之人,看不到也听不到事物的真相,强调了执着于这种争论的盲目性。“涧水如蓝碧,山花似火红。”这两句以自然景色作结,涧水的蓝碧和山花的火红是直观的自然之美。诗人通过描写这样的景色,暗示人们应该超越对风动幡动这种抽象概念的争论,去感受自然的真实,从而达到一种禅宗所倡导的开悟境界,也就是不被事物的表象和概念所迷惑,直接体验事物的本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耿仙芝《句》

下一篇: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三十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