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惊怪":夜里忽然觉得惊奇,
"冷逼流苏帐":寒冷逼迫着流苏帐幔。
"梦破初闻打窗响":睡梦被打破,刚听到雨点打在窗户上的声响。
"向晓开帘":天快亮时打开帘子,
"凌乱千里寒光":看到千里寒光凌乱地铺展,
"清兴发":兴致顿起,
"鹤氅谁同纵赏":可又有谁能一同欣赏这如鹤毛般的雪景呢。
# 氅:一作毛。
"江南春意动":江南的春意开始萌动,
"梅竹潜通":梅花和翠竹暗中相通,
"醉帽冲风自来往":我戴着醉帽迎着风自在来往。
"慨念故人疏":感慨想起故人稀少,
"便理扁舟":于是整理好小船,
"须信道、":要知道、
"吾曹清旷":我们这些人品格清高旷达。
"待石鼎煎茶洗余醺":等到用石鼎煎茶洗去残留的醉意,
"更依旧归来":再像往常一样归来,
"浅斟低唱":悠然地浅斟低唱。
1. 分段赏析
上片“夜来惊怪,冷逼流苏帐。”首句“夜来惊怪”直接写出词人在夜里突然的惊奇感受,“冷逼流苏帐”则具体描绘了寒冷逼迫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梦破初闻打窗响。”“梦破”承接上句的惊奇,表明睡梦被打破,“初闻打窗响”点明是雨点打在窗户上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清冷。“向晓开帘,凌乱千里寒光,清兴发,鹤毛谁同纵赏。”“向晓开帘”描绘了天快亮时打开帘子的动作,“凌乱千里寒光”形象地写出了千里雪景的壮丽和凌乱,“清兴发”表现出词人兴致顿起,“鹤毛谁同纵赏”则以鹤毛比喻雪景,同时感叹无人一同欣赏,更增添了一种孤独感。下片“江南春意动,梅竹潜通,醉帽冲风自来往。”“江南春意动”点明了季节的变化,江南开始有了春意,“梅竹潜通”描绘了梅花和翠竹在春意中暗中相通的景象,富有诗意。“醉帽冲风自来往”则刻画了词人戴着醉帽迎着风自在来往的形象,表现出词人的闲适和洒脱。“慨念故人疏,便理扁舟,须信道、吾曹清旷。”“慨念故人疏”直接抒发了词人对故人稀少的感慨,“便理扁舟”表现出词人在这种感慨下的行动,整理好小船准备出行。“须信道、吾曹清旷”则强调了词人认为自己品格清高旷达,体现了词人的自我认知和豁达情怀。“待石鼎煎茶洗余醺,更依旧归来,浅斟低唱。”“待石鼎煎茶洗余醺”描绘了词人用石鼎煎茶洗去残留醉意的情景,“更依旧归来,浅斟低唱”则表现出词人悠然的生活态度,像往常一样归来,悠然地浅斟低唱,进一步体现了词人的闲适和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