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ìng
lín
sōng

朝代:宋作者:释仲皎浏览量:2
sōng
sōng
shēng
dào
zhī
shēng
shēng
cǎo
xíng
rén
jiàn
shù
zāi
shí
shù
jiàn
xíng
rén
huí
lǎo

译文

古松啊古松,生长在古老的道路旁,树枝上不生长叶子,树皮上却长满了野草。来来往往的行人,没有谁见过这棵树栽种的时候,可这棵树,却见证了多少行人走向衰老。

逐句剖析

"古松古松生古道":古松啊古松,生长在古老的道路旁,

"枝不生叶皮生草":树枝上不生长叶子,树皮上却长满了野草。

"行人不见树栽时":来来往往的行人,没有谁见过这棵树栽种的时候,

"树见行人几回老":可这棵树,却见证了多少行人走向衰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静林寺古松》是宋代僧人释仲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两句描绘古松生长在古道、枝无叶而皮生草的苍老形态;后两句以行人与古松的视角对比,揭示古松虽见证行人世代更迭,自身也难逃衰朽的客观规律。全诗语言朴素直白,借物我互观视角,暗喻佛教关于“诸行无常”的理念,表达了世人应以平常心直面生死流转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描写了生长在古道旁的古松,通过古松与行人的对比,揭示了古松虽见证行人世代更迭,自身也难逃衰朽规律,表达了世人应以平常心直面生死流转的道理。

2. 写作手法

对比:“行人不见树栽时”以树与人相比,写古松的存在远比现在的行人更为久远,写出了古松的历史悠久,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3. 分段赏析

首句“古松古松生古道”连用两个“古”字,强调了松的古老与生长环境的久远。“古道”点明了古松生长在年代久远的道路旁,三个“古”字叠加,着力表现享有长寿树之称的松树的古朴,让读者一开始就感受到这株松树历经了漫长的岁月。​这里的“古道”与三、四句中两次出现的“行人”相互照应,表明这棵经历了沧海桑田的老树,行人不知道它栽于何时,它却看见了不知多少世事过客的终老就亡。次句“枝不生叶皮生草”细致地描绘了古松的形态。松树本是常绿乔木,而这里“枝不生叶”却“皮生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动地展现出古松的苍老衰败。它历尽了世间的风吹和雨打,诗中抗拒不了自然规律,最后走向了枯萎、朽败,树叶落尽,树枝也光秃秃的,树皮上都长满了野草。第三句“行人不见树栽时”以树与人相比,写出了古松的历史悠久。过往的行人没有人见过这棵松树被栽种的时刻,意味着它的存在远比现在的行人更为久远,暗含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末句“树见行人几回老”以独特的视角赋予古松以生命的见证者身份。古松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了一代又一代行人从年轻走向衰老。其实,不论是树还是人,最终都会走向寂灭。人生是短暂的,变化无常,只有参佛修禅,才能摆脱人世间的诸多烦恼,进入到无欲无苦的极乐世界,再也不会为了生生灭灭而徒赠伤悲。人的寿命难比松木,可松木又能免去老衰么,是不可能的,宇宙万物皆如此,人作为万物之灵,早应当明识这个道理,且任运自然,才是不枉此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思岳《颂古九首(其七)》

下一篇:宋·吴居厚《吴王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