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悄漏声残":深夜里万籁俱寂,人声悄然,更漏的滴水声也渐近尾声。
"秋色满江干":秋色弥漫在整个江边。
"寒烟野塘横渡":寒雾弥漫的野塘上,水面横陈,
"谁写画图间":这般景致,仿佛出自哪位神笔的画卷。
"风沥沥":风淅淅沥沥地吹着,
"月弯弯":月儿弯弯悬挂天际。
"坐更阑":我静坐直到更深夜尽。
"宝鼎香烬":宝鼎中的香火已然燃尽,
"银汉星稀":银河里的星光变得稀疏,
"蝶梦飞还":恍恍惚惚间,梦境如同蝴蝶般翩然飞回。
1. 分段赏析
上片“夜深人悄漏声残”,以“夜深”点明时间,“人悄”描绘环境的寂静,“漏声残”则通过更漏之声渐稀,暗示夜已深沉,寥寥数字便勾勒出静谧幽深的夜境,为全词奠定了清幽孤寂的基调。“秋色满江干”,将视角从室内转向室外,“秋色”点明时节,“满江干”以开阔的景象展现秋意遍布江岸,与上句的静谧形成延展,画面感十足。“寒烟野塘横渡,谁写画图间”,“寒烟”增添了秋日的清冷感,“野塘横渡”勾勒出野外池塘边的景象,而“谁写画图间”则以问句将眼前之景比作一幅精美的图画,既赞美了景色的秀丽,又暗含了观景人的陶醉与赞叹,将自然之景与人文情思巧妙结合。下片“风沥沥,月弯弯”,“沥沥”摹写风声,“弯弯”描绘月形,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入手,细致地刻画了秋夜的风声与弯月,营造出清幽而略带凄清的氛围。“坐更阑”,点出观景人久坐至深夜将尽,进一步强调了其沉浸在秋夜景色中的状态,也透露出一丝孤寂之感。“宝鼎香烬,银汉星稀,蝶梦飞还”,“宝鼎香烬”表明室内熏香已燃尽,呼应了“坐更阑”所暗示的时间之长;“银汉星稀”描绘夜空星稀的景象,与上片的“秋色”“寒烟”等共同构成了秋夜的整体画面;“蝶梦飞还”则以蝴蝶梦中飞回,既可能是观景人久坐后的恍惚之感,也暗含了其对美好梦境或过往的思绪,为全词增添了一丝朦胧的意趣与淡淡的怅惘。
上一篇:元·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下一篇:元·王处一《谢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