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yàn

朝代:元作者:揭傒斯浏览量:2
hán
xiàng
jiāng
nán
nuǎn
xiàng
jiāng
nán
bǎo
dào
jiāng
nán
è
dào
jiāng
nán
hǎo

译文

天气冷了就去江南找温暖,肚子饿了就去江南找吃的。别总说江南不好,其实江南挺好的。

逐句剖析

"寒向江南暖":天气冷了就去江南找温暖,

# 江南:南方。,向:方向。,寒:才至塞北,寒是主语,至是动词,塞北是名词。

"饥向江南饱":肚子饿了就去江南找吃的。

# 饥:饥饿。

"莫道江南恶":别总说江南不好,

# 莫道江南恶:一作“物物是江南”。恶:不好。

"须道江南好":其实江南挺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雁》是元代诗人揭傒斯创作的五言绝句,此诗委婉地揭示了当时的民族矛盾。诗人笔下的秋雁,虽满怀悲哀,深知难以抵达江南温暖之地,却又目睹另一番景象:大雪纷飞之际,宫中炭火熊熊,暖意融融,与秋雁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不仅暗含诗人对秋雁命运的悲悯,更隐晦地折射出社会阶层间的巨大差异与民族矛盾下的复杂现实,短短数语,意蕴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章家,“元诗四大家”之一

揭傒斯(1274~1344),元代文章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延祐初授翰林国史院编修,累官至翰林侍讲学士。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揭傒斯与虞集、杨载、范梈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又与柳贯、黄溍、虞集并称为“儒林四杰”。其诗诸体皆善,尤长于五言,风格清丽婉转,别饶风韵。其诗歌内容广泛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大胆揭露社会弊端。其为文叙事严整,语简而洁。主要作品有《燕氏救兄诗》《答胡汲仲书》《与萧维斗书》等。著有《揭文安公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元朝(1271年—1368年)作为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在诸多文学作品中,现实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得以展现。揭傒斯所作的《秋雁》,更是其中极具深意的代表。这首诗以独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当时民族间存在的矛盾。诗人通过巧妙构思,辛辣地讽刺了蒙古统治者掠夺南人财富,却又对南人充满歧视的行径,在元代中期文坛,堪称不可多得的讽刺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借物抒情诗。描绘秋雁因寒饥而飞向江南的情景,以雁的感受“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直接表达江南的美好,营造出一种对江南向往的氛围,表达了对江南的赞美之情,侧面反映出对温暖、富足生活环境的憧憬。

2. 写作手法

拟人:诗中赋予秋雁以人的感知和判断,让秋雁说出“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以秋雁之口表达对江南的赞美,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情感表达更自然真切。直抒胸臆:“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直接表明对江南的态度,简洁有力地抒发了对江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使主题鲜明突出。

3. 分段赏析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开篇两句描绘户外景致,寥寥数笔勾勒出:疏星似被寒意凝冻,悬于弥漫霜气的夜空;月华如纱倾泻,沾湿草木枝叶,微光摇曳。这般清寒之景相互交织,渲染出幽远冷寂的氛围,仿若将读者引入一片静谧而萧瑟的天地。“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在“虚馆”这一孤寂清冷的特定环境中,“人不眠”的状态被鲜明凸显。全段最为精妙的当属末句的五个字——“一叶落”。落叶坠地,本是细微声响,却能被馆内之人敏锐捕捉,足见周遭夜阑人静之极;而“时”字的运用更是神来之笔,生动展现出长夜难眠者时刻保持的警觉,每一次落叶声都在寂静中叩击着无眠人的心扉。这短短五字,不仅打破了馆内封闭的空间感,巧妙串联起馆内与外界,更将诗人滞留客栈、辗转难眠的愁苦心绪,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意蕴深邃,将作者的情感与讽喻之意巧妙隐藏于文字之中。元朝统治时期,种族歧视政策盛行,将蒙古人、色目人划为上等人,汉人、南人则被视作下等人。来自北方的蒙古、色目人南下江南后,倚仗身份地位,肆意欺压南人,作威作福。他们在享受江南丰饶物产、借此发家致富的同时,却对江南百姓恶语相向、肆意辱骂。面对如此不公,诗人心中愤懑难平,遂创作此诗,以隐晦的笔触讥讽这一荒谬现象,抒发内心的不满与抗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姚燧《南乡子·日觉鬓霜加》

下一篇:元·张耒《示秬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