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ún
xíng
·
·
shèng
dào
nán
féng

朝代:元作者:刘处玄浏览量:3
shèng
dào
nán
féng
zhēn
xiū
rán
zhī
míng
jīn
shēng
fàn
qiān
zāo
zhè
fān
liǎo
liǎo
lái
péng
dǎo
xiān
xiāng
gèn
líng
cháo
yuán
shàng
gāo
zhēn
sōng
hǎi
biàn
yǒng
cháng
cún
nián
wàn
yīn

译文

神圣的大道难以偶然相遇,而真正的修行机缘却容易在实践中获得。这种顺应自然的真理,从古至今都清晰昭著。生死轮回、形骸辗转的经历已有千万次,但此次修行终能超脱,不再受生死来去的束缚。蓬莱仙岛是永恒乐土,灵魂超脱苦难。在通往朝拜元始天尊的路上,已得到得道仙真的允诺。纵使松枯海涸,大道永恒,未来万代先祖皆可超脱地狱。

逐句剖析

"圣道难逢":神圣的大道难以偶然相遇,

"真修易遇":而真正的修行机缘却容易在实践中获得。

"自然之理明今古":这种顺应自然的真理,从古至今都清晰昭著。

"死生贩骨几千遭":生死轮回、形骸辗转的经历已有千万次,

"这番了了无来去":但此次修行终能超脱,不再受生死来去的束缚。

"蓬岛仙乡":蓬莱仙岛是永恒乐土,

"亘灵无苦":灵魂超脱苦难。

"朝元路上高真许":在通往朝拜元始天尊的路上,已得到得道仙真的允诺。

"松枯海变永常存":纵使松枯海涸,大道永恒,

"他年万祖离阴府":未来万代先祖皆可超脱地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踏云行·圣道难逢》是南宋道教宗师刘处玄创作的一首修道词,以简练深邃的语言阐述道教超脱生死的修行理念。词中通过“圣道难逢,真修易遇”点明修道真谛,强调自然之理贯通古今。下阕以“蓬岛仙乡”“朝元路”描绘道教理想中的永恒仙境,并以“松枯海变永常存”喻示大道不朽,最终寄托“万祖离阴府”的普度宏愿。全词融合了轮回超脱、仙乡乐土的意象,语言凝练,意境玄远,展现了刘处玄作为全真教高道的宗教哲思与济世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圣道难逢,真修易遇”​​以“难逢”与“易遇”形成辩证,暗喻大道虽玄奥难测,但真正的修行需主动实证,并非遥不可及。体现道教“道在日用”的实践观。“自然之理明今古”​​中“自然”是道教核心思想(如“道法自然”),此句强调真理的永恒性,古今共证,奠定全词哲理基调。“死生贩骨几千遭,这番了了无来去”中​​“贩骨”以通俗意象比喻轮回转世之苦,“贩”有“流转”之意,对比“这番了了”的修行果证,突出超脱生死的终极目标,语言质朴而震撼。​​下片“蓬岛仙乡,亘灵无苦”中​​“蓬岛”借指道教理想中的仙境,“亘灵”强调灵性不灭,将修行境界具象化为“无苦”的永恒状态,呼应“了了无来去”的超脱。“朝元路上高真许”中​​“朝元”指道教徒朝见最高神(如元始天尊)的仪式,此处象征修行进阶;“高真许”暗含“得道多助”之意,强化修行路径的可行性与神圣性。“松枯海变永常存,他年万祖离阴府”​​以“松枯海变”的无常反衬“大道常存”的永恒,末句“万祖离阴府”将个体修行升华为群体救度,体现道教“度己度人”的慈悲情怀,格局宏大。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谭处端《忆王孙·尘寰财色苦相萦》

下一篇:元·王哲《忆王孙·分明七宝更休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