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有恨致玄都":东风带着遗憾吹向了玄都观,
# 玄都:传说中多指神仙居住之地。此处乃指玄都观,为唐代长安城郊的道士庙宇。
"吹破枝头玉":吹开了枝头的点点蓓蕾,
# 吹破枝头玉:东风吹得桃花绽蕾开放。
"夜月梨花也相妒":连夜月梨花也羡慕得不得了。
# 夜月梨花也相妒:洁白的梨花也要妒忌了。
"不寻俗":这些花儿不寻常,
# 不寻俗:不寻常。
"娇鸾彩凤风流处":繁茂的桃花正如同鸾凤一样色彩缤纷、风采摇曳。
# 娇鸾彩凤风流处:繁茂的桃花正如同鸾凤一样色彩缤纷、风采摇曳。
"刘郎去也":刘郎再也见不着了,
"武陵溪上":只有武陵溪上,
# 武陵溪:陶潜《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桃花源。
"仙子淡妆梳":还剩下桃花像仙女一样淡淡地装扮着自己。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属于小令,也是一首咏物诗。该曲围绕桃花展开,描绘了桃花盛开的艳丽之景,借景抒情,赋予桃花超凡脱俗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正直之士的敬慕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刘郎去也,武陵溪上,仙子淡妆梳”,借用刘郎(刘禹锡)游玄都观以及武陵溪(桃花源)的典故,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底蕴,暗示桃花所处的是超凡脱俗之境。以景结情:尾句“武陵溪上,仙子淡妆梳”,描绘了武陵溪上桃花如仙子淡妆梳妆的景象,没有直接抒情,而是将作者对桃花超凡脱俗品质的赞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蕴含在这优美的画面中,以景收束全曲,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情感在景物描写中自然流露并得到升华。
3. 分段赏析
首句至第三句“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描绘东风带着遗憾吹向玄都观,吹开了如美玉般的桃花,连夜月下的梨花也心生嫉妒。通过拟人手法,生动展现桃花盛开时的美丽与惊艳,营造出一种奇妙的氛围。第四句至尾句“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刘郎去也,武陵溪上,仙子淡妆梳”,指出桃花不同寻常,在如娇鸾彩凤般的风流之处绽放。接着借用典故,说刘郎离去,武陵溪上桃花如仙子般淡妆梳妆,进一步突出桃花的超凡脱俗,寄寓了作者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4. 作品点评
《小桃红・咏桃》堪称咏叹桃花的经典之作。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作《游玄都观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中“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俱是刘郎去后栽”,借桃花讽喻新掌权贵,借此抒发自身的愤懑。而周文质的这首《小桃红・咏桃》在刘诗基础上进行拓展,赋予桃花超凡脱俗的特质。该曲巧妙化用典故,借眼前之景抒发内心情感,不仅细腻描绘桃花绽放的美景,更寄托了作者对正直之士的敬重与倾慕。
上一篇:元·高道宽《苏幕遮·觅元因》
下一篇:元·马钰《战掉丑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