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龙若御马":驯服蛟龙就像驾驭马匹,
"下上何足奇":上下起伏没什么值得称奇。
"飘摇海东鸐":漂泊在东海之滨的鸐鸟,
"司晨不如鸡":报晓还比不上普通的公鸡。
"白云本无心":白云本来没有什么心思,
"每与仙人期":却常常与仙人相约相聚。
"悠然岩壑姿":悠闲自在的山岩沟壑姿态,
"卷舒岂无时":舒展卷曲怎会没有合适时机。
"偶来还自赏":偶尔出现便自我欣赏,
"倏去令人思":忽然离去让人深深思念。
"燕台十二月":燕台的十二月,
"雪没黄金基":大雪淹没了黄金筑成的地基。
"正月河冰泮":正月里黄河的冰消融,
"二月下流澌":二月冰块顺流而下成为碎冰。
"江南三月暮":江南三月末的时候,
"落花舞晴丝":落花在晴空中伴着游丝飞舞。
"归帆天际来":归来的船帆从天边驶来,
"烟雨渡江迟":在烟雨中渡江显得迟缓。
"渌波映吴树":碧绿的水波映照着吴地的树木,
"双飞锦鸊鹈":成对的锦鸊鹈在水中双飞。
"相思极春水":对彼此的思念像春水般漫溢,
"一夕到天涯":一夜之间就能抵达天涯海角。
1. 分段赏析
“驯龙若御马,下上何足奇”,以“驯龙”与“御马”作比,展现出驾驭巨龙如同驱使骏马般从容的气魄。“何足奇”则强化了这种能力的非凡,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对超凡本领的自信与洒脱,语言简洁却极具力量,凸显出对高超技艺的赞叹。“飘摇海东鸐,司晨不如鸡”,将“海东鸐”与“鸡”对比。海东鸐虽姿态飘摇,却在司晨这一实用功能上不及普通的鸡,通过两种事物的反差,暗含对徒有其表而无实际用处之物的感慨。“白云本无心,每与仙人期”,刻画白云“无心”的本真状态,却又常有与仙人相约的情致。“无心”显其自在,“与仙人期”添其空灵,借白云的形象,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趣,语言清新自然,暗含对自在境界的向往。“悠然岩壑姿,卷舒岂无时”,描绘白云在岩壑间悠然舒展的姿态,“卷舒岂无时”则点出其聚散自有定时。既写出白云的闲适之态,又暗示万物变化皆有规律。“偶来还自赏,倏去令人思”,写白云偶尔出现时引人驻足自赏,转瞬离去又让人思念。“偶来”“倏去”形成时间上的对比,通过人的情感反应,侧面烘托出白云的灵动与珍贵,流露出对其自然随性的欣赏与眷恋。“燕台十二月,雪没黄金基”,以“燕台”“十二月”点明时间地点,“雪没黄金基”描绘出大雪覆盖黄金台的景象。用“没”字凸显雪势之大,营造出苍茫壮阔又略带萧瑟的氛围,为后续描写时节变化铺垫。“正月河冰泮,二月下流澌”,按时间顺序写正月河冰消融、二月冰块顺流而下的景象。“泮”“流澌”准确描绘出冰雪消融的不同阶段,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展现出冬去春来的时节更替之景。“江南三月暮,落花舞晴丝”,聚焦江南三月暮春,“落花”“晴丝”构成暮春景致。“舞”字赋予落花动态之美,既写出暮春的柔美,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淡淡怅惘,情景交融。“归帆天际来,烟雨渡江迟”,写归帆从天际驶来,在烟雨中渡江显得迟缓。“烟雨”增添朦胧氛围,“迟”字既写行船之缓,又暗含盼归的急切。“渌波映吴树,双飞锦鸊鹈”,描绘碧绿水波倒映着吴地树木,成对的锦鸊鹈双飞的景象。“渌波”“吴树”色彩鲜明,“双飞”的禽鸟与前文的“归帆”相呼应,暗含对团聚的向往。“相思极春水,一夕到天涯”,以“春水”喻相思,写相思之情如春水般绵密,一夜间便能抵达天涯。将无形的相思化为有形的春水,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相思的深切与绵长,收束全诗,余韵悠长。
上一篇:元·赵摅《南歌子·涧草萋萋绿》
下一篇:元·王实甫《仙吕·混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