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
zuì
dōng
fēng
·
·
xīn
mǎn

朝代:元作者:胡绍开浏览量:3
xīn
mǎn
qiáo
qiáo
yǎn
xiào
méi
shū
liǎo
diào
gān
竿
shōu
liǎo
jīn
lín
quán
xià
ǒu
rán
xiāng
shì
liǎng
shí
de
qiáo
shì
liǎng
xiào
jiā
jiā
tán
jīn
lùn

译文

渔夫捕到了鱼便心满意足,樵夫砍到了柴就眼笑眉舒。一个放下钓竿,一个收起斧头,两个人在林下的水边偶然相遇。交谈起来,原来是两个不识字的打鱼砍柴的士大夫,他们两个笑哈哈地谈今论古。

逐句剖析

"渔得鱼心满意足":渔夫捕到了鱼便心满意足,

# 渔得鱼:渔人钓到鱼。渔:渔夫。指隐士。

"樵得樵眼笑眉舒":樵夫砍到了柴就眼笑眉舒。

# 樵得樵:樵夫砍到柴。樵:樵夫。指隐士。

"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放下钓竿,

"一个收了斤斧":一个收起斧头,

# 斤斧:斤即斧头。斤,斧同义。

"林泉下偶然相遇":两个人在林下的水边偶然相遇。

# 林泉:山林与水泉。

"是两个不识字的渔樵士大夫":交谈起来,原来是两个不识字的打鱼砍柴的士大夫,

# 的:一说无此字。

"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他们两个笑哈哈地谈今论古。

# 笑加加:即笑哈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意足》是元代散曲家胡祗遹创作的经典散曲。作品以质朴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渔夫樵夫相谈甚欢的生活图景,二者于林泉之间谈今论古,举手投足间尽显自在洒脱之态,将劳动人民悠然自得、自由愉悦的精神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借对渔樵生活的细腻刻画,巧妙寄托了自身对隐逸生活的深切憧憬与向往,字里行间洋溢着从容闲适、知足常乐的心境。全曲以白描手法为主,语言简洁凝练,人物形象鲜活灵动,虽无繁复辞藻堆砌,却以质朴真挚的风格,传递出醇厚绵长的艺术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意足》由元代散曲作家胡祗遹创作。胡祗遹一生仕途顺遂,在元世祖朝累官至江南浙西提刑按察使,以精明干练闻名。此曲或因他路过渔村,目睹渔夫樵夫自在生活,心生感慨而作。长期身处官场,胡祗遹对机关算尽、蝇营狗苟的官场生活难免心生厌倦,而曲中所描绘的渔夫樵夫谈今论古、自由喜悦的生活场景,不仅展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其在顺遂仕途中心境的自然流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散曲。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闲适自在、无拘无束的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官场复杂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平和满足、悠然自得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通过“心满意足”“眼笑眉舒”这些对渔夫和樵夫神态的细节刻画,生动地展现出他们在收获劳动成果后的满足与喜悦之情。“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则是对渔夫和樵夫放下工具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呈现出他们劳作结束后的轻松状态,使读者能够更具体地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场景和心境。

3. 分段赏析

此曲开篇以“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生动勾勒渔夫樵夫形象,描绘他们劳作后满足愉悦的状态。作者路过渔村,捕捉到这一生活场景,通过“罢钓竿”“收斤斧”等细节,展现二人相遇于林泉间的平常画面。但“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一句奇峰突起,将渔樵与士大夫两个对立阶层融合,形成强烈反差。这一矛盾设定,既映射出元代文人在高压统治下被迫归隐的无奈,也暗含对现实社会的讽刺——文人身份与渔樵处境的错位,凸显出识字无用、怀才不遇的悲凉,深刻揭示了时代背景下文人的困境。“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看似展现渔樵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实则饱含作者深沉的情感。在元蒙统治下,文人报国无门、仕途失意,“古既不可得,今亦不可攀”,只能空谈古今。这“笑加加”并非真正的欢愉,而是无奈之下的自我宽慰,是看破红尘后的故作旷达。表面的谈笑风生,掩盖着内心无法言说的苦闷与悲哀,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现实的不满、对命运的悲叹,以及难以排遣的失落情绪,使整首作品在闲适表象下,涌动着悲愤的暗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曲写读书人沉沦下僚,隐迹林泉,钓鱼打柴,各有所得;偶然相遇,笑加加即笑哈哈地谈今论古,乐在其中,心满意足。用矛盾律反映出元代知识分子地位卑下。此曲幽默中有愤激,超脱中含沉郁。

现代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刘世杰《元曲大辞典》

# 此曲恬淡平易,宛如一幅风俗画。曲中也寄寓着作者对林泉渔樵生活的向往,隐含着作者对时世的态度。

现代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邓元煊《元曲:彩图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侯善渊《洞天春》

下一篇:元·党怀英《鹧鸪天·云步凌波小凤钩》

猜你喜欢